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4页 (第2/2页)
怪,却是无奈居多。 苏轼笑而不驳,转头又去逗幼子。 “郎君,欧阳娘子来了。” 仆役前来传话,苏轼面色顿了一顿:“好,知道了。” 欧阳芾立于马车前观着下人搬运行李,身后朗润嗓音道:“数月前我还送与可出知陵州,熟料今日便换成了自己。” 欧阳芾回首,一袭白袍墨带的苏轼含笑翩然而立,岁月未改纯净朴质的赤子心怀,只将青涩化作几许眉目里的成熟。 “王相知你来此么?” “子瞻认为他没有这个度量吗?” 苏轼笑道:“当日司马学士出知永兴军,王相知其向来俭朴,必不肯劳师动众,专遣人于汴河相送一程,王相之度量,轼岂敢轻度。” 他自然清楚,便是议论不合之人,王安石也仅外放不用则了,未曾施予迫害,更何况那位高高在上的相公至今一不坐轿,二不纳妾,这般人物便是骂他“轻薄”,他苏子瞻也认了。 “王公cao行洁白,世间罕有,”苏轼终于亲口承认,“只可惜,滥用jian佞,妄更国法,此非轼敢苟同。” “那子瞻便去看看罢,”欧阳芾不恼,淡笑道,“去亲眼看看,我夫君的新政是否真的一无是处。” “轼曾疑惑,二娘为何如此信任王相。” “因我知晓,那些政策是良策。”欧阳芾道。那些法令与后世何其相似,她焉能无觉。 苏轼不言。 “子瞻不信我,”欧阳芾微微一笑,不以为意,“我只是名女子,他事不知,惟知一样:但凡法度,自上而下,势必走样。小人自是投机钻营,而君子倘自命清高,偏安一隅闭门不出,才教天下百姓落入小人之手。子瞻率直敢为,只望子瞻在杭州,凡事以百姓好为上,不必顾那许多,倘使有人言子瞻不是,我便去求我夫君要他放过子瞻。” 彼时苏轼尚不认为新法有益,却也为欧阳芾大义所感,倘使政见相合,他扪心自问,何尝不愿从游于相公之门。 “二娘何须恳托,这自是苏某该做的。”挥去心头不当有的遗憾,苏轼用澄明眸光视向欧阳芾,“我依旧认为,王相有二娘为妻,是王相之幸。” “这话我爱听。”欧阳芾笑起来。 “不过——” “甚么?” 苏轼略带了玩笑口吻:“当初二娘看我的眼神,我还以为——” “以为甚么?” 以为二娘心仪苏某。这话苏轼藏于喉间未说,此刻更觉不必再言。“罢了,”他淡笑,“王相会恼的。” 似明白了他要说甚么,欧阳芾噗嗤一笑,终摇了摇头。“子瞻若路过蔡州,替我探望下叔父罢。”她道。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