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故事合集_第11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页 (第1/2页)

    甲频繁在有乙的场合或其他能传到乙那里的公众场合开玩笑似的抱怨,比如在乙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对其他人说别看今天在这里,其实平常叫她(乙)过来玩儿,她从来不过来rdquo;,或者是被问道想跟谁一起去旅行时说我想跟她一起去某某地啊,可是她肯定不跟我去rdquo;,诸如此类。

    这类语言看似是无意间的抱怨,但是因为总能传达给乙,所以就算没有刻意去听,乙也会觉得:啊,我那样对他(甲)好像太过分了。

    前面提到了,两人不是恋人,不是追求与被追求的关系,所以没有为了不伤害他(她)的感情干脆利落拒绝为好rdquo;这种非要把别人的好意往外推的必要。

    于是转折就来了。

    乙开始对甲的行为有回应,从偶尔一起玩儿到乙习惯了与甲相处之后也逐渐甲走去哪就跟去哪儿。

    前面还提到一点儿,乙年龄小,性格还没定型。但是,在两人相处的这一年多当中,乙刚好是处于逐渐成人的过渡期,甲的言行从各个方面都给乙造成了影响。于是,在乙从情绪外露到逐渐内敛的这个过程中,已经被甲养成了大多时间与他相处任何事先想到他的习惯。反而跟其他小伙伴不太亲近了。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甲不主动了。

    作为当事人体会到的肯定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所以乙并没有发现异常,只是开始更主动一点儿对甲。最近甲生日,乙独自策划了路线,带着甲来了次短期旅行,旅行照里的甲一脸淡然,而乙因为跟甲一起旅行表现出了喜悦。

    谁能想到一年多前这两个人还是单箭头的关系,乙还在甲提到想跟他一起去旅行的时候说了不要呢,打脸。

    我因为某些原因,刚好对两人的言行有关注,起先也没有在意,但是,直到今天看到有人说:那些抱怨的话是起到了提示和反加强的作用。就像撒娇并不是为了自己觉得可爱,而是为了让人觉得自己可爱,抱怨也不只是真的不满,而是在给对方提示让对方反思。

    细思极恐,如果真是这样,那厉害了我的甲。

    乙的成长中,因为起点高,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比普通人高一个阶层,比普通人多了更多经历的同时也因为没有太过体会普通生活而保有一份稚子之心。用得来说就是,专业素养高,人际圈子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经济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前途光明,目前不需要任何人在任何方面给她提供额外帮助。这样的人,理所当然有距离感。就算是一起共事的人,大家都在一个水平,也会有距离感,因为没有对对方的必需性,没有深入交流的必要性。

    所以就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