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节 (第3/3页)
方丈,然后向江西行去。 黄裳来到江西洪州,顺着原来道路向西山行去,所到之处皆是高峰深壑,悬崖绝壁,绵延有数百里,若是常人,实难进入。黄裳来到练功的洪崖山谷,只见整个山谷都被洪水淹没。黄裳辨认再三,却是没错,山谷一侧石壁上,还隐隐刻有《道德经》经文。黄裳心中一阵酸楚。 黄裳回想在山谷四十年时光,除了刚来那几日还记得清楚,其余数十年皆是练习武功,头脑竟是一片空白。黄裳回想初来山谷时的情形,不禁又疑惑重重,黄裳寻思道:“在幽忧谷中,我既受了独孤求败的剑伤,又受了童贯、摩尔宗等人的掌击内伤,但被洪水冲到此地后,伤势不但没有加重,反而减轻了,这又是为何?”黄裳突然道:“是不是有位绝世高人,搭救了自己,并为自己疗伤!”黄裳心中猛地一动,道:“从山东到江西,有千里之遥,洪水怎能将我冲到这里?一定是有位绝世高人搭救了我,并把我带到了这里!这位高人早已知道《道德经》中所包含的八十一章神功,故将《道德经》刻于石壁上,诱导自己参透!” 黄裳心中一阵感激。黄裳面对石壁《道德经》经文,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黄裳道:“在下愚钝,现在才知是恩公救了在下性命,在下实在不知如何才好,在下向恩公磕头了!”黄裳说完又磕了三个响头。黄裳磕头完毕,又思道:“这位高人会是谁呢?自己所遇之人中,只有李宪伯伯能有如此高深武功,但李宪伯伯已死,况且也不知道《道德经》内包含武功。难道是普曜大师?但普曜大师看上去没有一点武功,举止行动也完全不似练武之人。”黄裳思想再三,却想不出是谁。黄裳心道:“‘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真正高人总是不显露的。自己纵然去找,也未必能够找到,况且都四十年了,估计这位高人也已仙逝了。” 黄裳在山顶待了几日,那洪水没有半分消退的迹象,黄裳不禁暗生忧伤。黄裳看那石壁经文,比之以前又模糊了许多,黄裳道:“四十年时光,转眼而逝,再过些年,自己也会消逝。普曜大师曾言:‘诸相皆为空,世如虚幻梦,非有亦非无,离合因缘数。’现在想想,却是如此。自己为仇恨所困,整日想着报仇,与那些为权、为财而困,整日想着升官发财的人又有什么区别?不管怎样说,自己今生是白来了一趟。”黄裳想到此,心中更是忧伤。黄裳从怀中拿出《九阴真经》,沉思再三,又将《九阴真经》放入怀中,黄裳淡淡道:“既然写了,就把他留下吧。天下之大,总能找到一个绝密之地。”黄裳说着,慢慢离山谷而去。 残阳斜照,浊风乱吹。一个身影缓慢行走在山脊间,孤寂而凄凉…… 第三卷(本卷章目调寄“柳梢春”) 后 记 更新时间:201219 16:21:48 本章字数:503 在武侠小说中,金庸小说是最高大,最瑰丽、最壮观的一座宏伟大厦,是不可比拟和逾越的。本人创造这部小说,所抱的态度是为金庸这座文学大厦添砖加瓦,向金庸大师致敬。 本小说是根据金迷们皆知的黄裳故事编撰而成的,金庸小说中的几大高强武功之间的较量均在本书中得到展现,本人认为其间的逻辑无有牵强。当然,武功是为故事情节服务的,至于本小说的故事情节如何,就由各位书友去评判了。 本小说没有戏说、玄幻等情节,是一部严肃的传统武侠小说。金庸《射雕英雄传》:“那黄裳终于找到了一个仇人,这人是个女子,当年跟他动手之时,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但黄裳找到她时,见她已变成了个六十来岁的老婆婆......”读完本小说的书友都已知道,小说中的蔡可便是那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这也是本小说创作的最初灵感。 金庸之后的纯武侠小说一直处于低谷之中,但这对我辈亦是个机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