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出书版)_第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节 (第1/5页)

    宫殿和坛庙是古代都城的重要建筑物,构成都城布局的一个方面。

    宫殿是统治者发号施令的场所,也是日常起居的地方。历代帝王都造了无数雄伟壮丽的宫殿,但至今仍能见到的宫殿,只有明清时代的建筑,最主要是北京和沈阳两地的故宫。就二者而言,无论规模之大、建筑技术之精和使用时间之长,北京故宫都在沈阳故宫之上。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历经明清两代的24个皇帝,至今已有500多年。从整体上看,它位于皇城的当中,居于北京城的正中,全城的中轴线从宫殿中穿过。宫内的全部建筑也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

    外朝包括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等三大殿,是宫城中最庞大的建筑物。自天安门进入,越过端门,穿过故宫的正门午门,跨过内金水河,经过太和门,即进入三大殿。第一座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堂皇的建筑,明清两朝举行大典的地方。每逢新皇帝登基,颁发重要的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发放新进士黄榜,都要在这里举行庆祝仪式。第二座殿中和殿是一座方形的殿堂,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或演习礼仪的地方。第三座殿保和殿是年终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清雍正以后进士考试的殿试也在这里进行。

    内廷在保和殿后面,是皇帝和他的家属居住的地方,主要有皇帝的寝宫乾清宫和皇后的寝宫坤宁宫,加上两宫之间的交泰殿,合称为“后三宫”。三座宫殿的两边是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妃嫔居住的地方,这就是历来所说的“三宫六院”。

    古代社会的人们,普遍相信在宇宙间存在着超乎人类之上的神秘力量,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和重要的山河都各有其神,支配着庄稼的收成和人间的祸福。同时,他们又崇信祖先,希望得到祖先的庇佑。为了祈求上天和祖宗的庇佑,历代皇帝在都城均建立了很多祭祀自然和祖先的坛庙。不过,坛和庙并不完全相同。坛主要用于祭祀天地、日月、山川河湖、风雨雷电等各种神祇,如明清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即属于这一类。庙主要用于祭祀祖宗先贤等,如太庙、孔庙、关帝庙等。先农坛比较特殊,它由先农坛、太岁坛、山川坛三个坛组成。它既祭祀农神后稷,又祭祀农时和山川,兼具两者性质。

    第九章 京华一瞥:都城的经济

    无论是统一王朝还是割据政权或边疆民族政权,在多数情况下,它们的都城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城市。任何一个都城,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建设,无一不是如此。但都城众多的人口,并不都是自然增长所致,特别是那些在改朝换代之后建立的新都城,人口的迅速增长往往是移民的结果。因此,要谈论都城的经济,首先要提到都城的人口迁移问题。移民进入都城,有被迫和自愿两种,前者多是政府强制组织的。

    对于封建专制政权来说,全国好比一棵大树,都城是树的主干,各地是树枝,树枝不能大于树干。因此,历代王朝在建都以后,为了打击各地豪强,提高都城人口数量和增强都城经济实力,往往要把全国各地的富户大族迁到都城居住。秦始皇灭六国,把六国富豪和大族12万户迁到都城咸阳。西汉建都长安不久,就迁入年俸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又把原齐国和楚国的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迁到长安附近的陵县,同时迁入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大族,共10余万人。隋炀帝定都洛阳,强令各地的富商大贾数万家迁入洛阳。朱元璋定鼎南京之后,也强制迁入江南各地富族豪民1.4万余户。为了能够就地生产武器和统治者生活所需要的日用品,都要通过强制性措施,将大批能工巧匠集中到京城。隋初,曾征集天下工匠至首都,各种行业都有,“纤微之巧,无不毕集”(《隋书·苏孝慈传》)。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从南方各省强征工匠10余万户,至元十六年在北方各省又搜刮工匠42万人,这些工匠相当一部分安置在都城手工业作坊。历史上这种强制性人口迁徙相当常见,在那些新建立的都城,这种移民甚至已成为都城人口的主体部分。

    自愿迁入都城的人主要是由于经商、从事手工劳动、在服务性行业就业、读书、任官等原因而迁入的。都城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不仅易于经商致富,而且择业机会多,自然要吸引大批依赖工商和文化为生的人。人们曾观察到,在明代的北京城,当地人只担任车夫、赶毛驴车的驴卒、挖煤的煤户等体力劳动者,而从事工商业和在政府机关工作的胥吏,都是外省客民(王士性《广志绎》卷二)。对于想要进入仕途或施展政治抱负的人,都城无疑是最好的活动天地,因之定居的人为数不少。由于都城文化发达,迁入都城活动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其他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也很多。唐玄宗时,仅隶属于朝廷所设太常和鼓吹署的音乐演奏家和歌舞表演者,便达数万人之巨。此外,还有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