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节 (第3/3页)
众人深以为然,无论是辞藻、句读、采、气势,这段话可谓是表达的很清楚明白,对于一个从小颠沛流离未读过书之人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朱世庸兀自强辩道:“你不能便揣测他人不能,这是何道理?秦大郎是否能写出好章,我等并不知他的才智如何,焉能一概否定之?” 商会诸人知道露出了大破绽,此时也纷纷附和道:“就是,有人内秀于心却外表粗鄙,凭什么便说秦大郎没这个本事,真是活笑话!” “包大人,想当然耳!想当然耳!” 包拯理也不理这帮人,只是对朱世庸道:“话虽如此,但这一点算得上是可疑之处么?” 朱世庸总不能大庭广众之下说瞎话,点头道:“姑且也算是一条,但仅凭这不能确定的两条疑点,便能断定这遗书是假的么?包大人若无其他证据,恐怕今日不能说服场父老乡亲和本府了,然则你这藐视公堂逾矩无礼之罪是难逃了,休怪本官秉公执法。” 朱世庸嘴上狠戾,心里却大骂商会做事不细,看上去天衣无缝的证据被包拯轻易剖析便七零八落,快要站不住脚了;幸而这两条证据均非确凿之据,还有反转之机,否则便要立刻认输,放苏锦这小子无罪归家了。 苏锦和旁观晏碧云等人也暗暗愁,包大人所提两点虽是疑点,但却非致命之处,无法因此推论出遗书造假之事,今日这情形,若不能找到足以说服众人的证据,恐怕那朱知府会立时翻脸,借机对包大人不利,到时自己脱身不了便罢,还连累了包大人,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包拯却一脸平静,对朱世庸的威胁充耳不闻,转头问身后的老者道:“师爷,东西准备好了么?” 那老者躬身道:“包星已经外候命。” 包拯点头道:“甚好,稍后便叫他进来。” 朱世庸不知道他二人嘀嘀咕咕的说些什么,冷笑道:“现商量后路怕是迟了。” 包拯皱眉道:“知府大人怎地如此沉不住气?身为朝廷四品大员理应正平和气沉稳,我看大人却是跳脱急躁尖酸刻薄,真是有失体统。” 朱世庸怒道:“我自如何做官干你底事?主薄,将包拯辱骂本官的言辞记下,稍后一并呈报转运使大人。” 包拯道:“朱大人,先别想着如何弹劾我,先想想这件案子你是如何糊涂,我且问你,秦大郎尸体于何时现?” 朱世庸道:“昨日午后城南三里淝水河道芦苇丛。” 包拯道:“死者因何毙命?” 朱世庸道:“仵作勘验,辨明是溺水而亡。” 包拯道:“尸身可有何异变?” 朱世庸道:“仵作报告,尸体已呈**之相,天气酷热,死者死亡时间较长,**无可避免。” 包拯道:“朱大人一句一个仵作报告,是否没有亲眼见到尸体呢?” 朱世庸道:“勘验调查乃提刑官仵作之职,本官自然不可能去现场勘验。” 包拯道:“好!便如你所言,死者死亡之后到尸体被现之间相隔多久,仵作可有判断?” 朱世庸道:“据尸体**程来看,仵作判断少两日多三日。” 包拯道:“好,这个判断跟包某手下仵作的判断相若,恭喜朱大人有个好仵作。” 朱世庸瞪着小眼看着包拯道:“你问了半天难道就是为了夸赞我庐州府仵作有真本事不成?本官要的是你来解释为何这遗书是假冒的,莫要东拉西扯浪费时间。” 包拯肃容道:“谁告诉你我东拉西扯?我这是让诸位姓明白案的时间和死亡原因,目前来说,根据知府大人的调查,我们有如下结论:先,死者是溺水身亡,这一点朱大人认可否?” 朱世庸道:“正是。” “其次,尸体被现时已经死亡数日,两天或者三天左右,朱大人以为然否?” “然也。” “再次,这份遗书是仵作勘验尸体时死者尸身上所现,这一点朱大人不否认?” “不否认。” 包拯严峻的脸上再次露出笑容,苏锦跟着他的思维脑筋转的飞快,猛然间他大叫一声跳起来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众人被他一惊一乍的行为吓了一跳,都疑惑的看着他;朱世庸一拍惊堂木道:“罪民苏锦,休得咆哮公堂,老老实实呆着。” 苏锦抗声道:“案情未明,怎可随便加诸于人‘罪民’之称,请大人嘴上严谨些。” 朱世庸大怒道:“你这是当堂翻供是么?来人,大刑伺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