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节 (第2/3页)
错,苏福完全不知道苏锦被官府抓起之事,所以他见苏锦和众位大掌柜都府衙,颇有些意外,忙行礼道:“咦,少东家怎地此公堂之上?” 包拯可没时间听他主仆叙旧,劈头问道:“你便是苏府管家么?” 胖乎乎的苏福脸色热的白,咽着唾沫道:“小的苏福,蒙夫人少东家不弃,帮着苏家跑跑腿儿。” “苏记日常用纸都是由你统一购买是么?” “那可不……”苏福忽然得意起来搬着手指头道:“柴、米、油、盐、酱、醋、茶、笔、墨、纸、砚,大到车马,小到盘香,哪一样小人不经手?” 苏锦皱眉道:“多嘴的毛病又犯了,好好回答包大人的话。” 苏福一惊,尴尬道:“回禀包大人,纸张是小人所购。” 包拯道:“你采购的是哪种纸张?” 苏福愕然道:“哪种纸张小人不知,小人只知道是徽州客商郑七庐州的号子,诺!就是这种纸。”说罢将腋下布袋递出。 包拯伸手将布袋揭开,抽出一沓子淡黄色的纸张来看了看道:“是否都是这种纸?” “那可不,咱和郑七是老熟人了,他家价格又便宜,每袋比市面上要便宜五十多呢,郑七给我老苏面子,咱也……”苏福啰啰嗦嗦一大堆,净是夸耀自己本事大,买的价格比别人低。 苏锦听得哭笑不得,这苏福人倒是精细本分,就是嘴巴太碎,烦不胜烦。 包拯打断他的话道:“你退到一边去。” 苏福道:“没我事啦?” 苏锦皱眉道:“站到一边,莫要多说话,听着便罢,问你你再说。” 苏福忙答应,躬身退到一边。 “朱大人,情况已经很明显了,苏记不用这种纸张,包某敢说庐州城用白麻纸的不会超过十户,那么这秦大郎写遗书却用了白麻纸,敢问他从何得来此种纸张呢?”包拯问道。 “况且白麻纸价格昂贵,非富贵之家不可能使用此等纸张,难道大人认为秦大郎会为了写遗书而特意买来白麻纸么?若真如此,纸张千张一束,那剩下的纸张又哪里呢?恐怕他的住所也无所现。” “这……”朱知府也知道包拯说的是实情,但到了此时也只能抵死不认,双手一摊道:“这恐怕就要问那秦大郎了,此事你我如何得知,再说纸张来源有疑,便能断定遗书是假的么?包大人太想当然了。” 包拯点头道:“大人言之有理,却不能因此断定遗书为假,但这是疑点之一,大人不否认?” 朱世庸道:“姑且算是个小小的疑点。” 包拯拍拍手道:“那么包某便说这第二疑点。” 堂上堂下一干人被包大人分析案情的过程深深吸引,看似细微之处原来大有玄机,听到包拯要说第二个疑点,全部侧耳倾听,生怕漏过一个字去。 第八十五章解密二 时间:20120804 感谢书友们的支持和意见,所有的评论我都会看,也会酌情采纳大家的意见,感谢诸位。 包拯负手道:“这第二处疑点便是这份遗书的内容,关于身世来历包某没有去调查,故不作评判,姑且认为全部是真;但如此一来,疑点之二便凸显出来了;秦大郎自承自幼丧父丧母,颠沛流离乞讨为生,后来机缘巧合方为芜湖剪子张所收留传授手艺,那么他是如何识断字的?这篇遗书洋洋洒洒数字,叙事清晰理通顺,且用词颇有采,诸位请想一想,这位秦大郎他能写的出来么?” 众人大哗,苏锦亦暗暗佩服,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个问题来,秦大郎确实认识几个字,但绝没有本事写出师爷所读的那篇洋洋洒洒的遗书来。 “本官怎么没觉得那篇遗书采飞扬呢?只不过是些寻常语句罢了。”朱世庸有些坐不住了,心里暗骂商会的那帮蠢货处事考虑不周。 苏锦忽然开口背道:“我自知人生此劫难逃,思来想去唯有一死;但死则死矣,一口愤懑之气难平,遂写下这封遗书存于衣,若天地尚有神明未灭,人间还有良心未泯,或许能为人所知,替天行道,除灭世间jian邪小人,我做鬼也做的安心瞑目。此笔绝命!秦大郎泣血。” 苏锦背的正是秦大郎遗书的后一小段,难为他记得如此清楚,包拯欣慰一笑,道:“苏小官人好记性,正是原之句,一字不漏;诸位乡亲父老,这段话之乎者也,言辞犀利颇有采,难道是什么人都能写出来的么?能写出这般字者少读上三五年书,除非那秦大郎是无师自通天资过人,否则这番言语是根本不可能写出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