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11 (第2/2页)
君称号,而竭力将皇位传递给儿子。人家华夏帝好歹是做了二十年皇帝才禅位的,结果到了大清末年,载沣皇帝只做了一年皇帝,就迫不及待将皇位留给了年仅五岁的溥仪。解放后,载沣将其原住所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2)。 为帝如为驴,天未明而起,晚日暮不眠。勤cao作,众皆望朕加把劲,国家之重如磨之重,驴只含泪而走……世上更无比朕更勤者矣!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华夏,也称“华”、“夏”或“诸夏”等。“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华夏蛮貊,罔不率俾。”[1]从考古来看,华的概念与仰韶文化有关。唐朝经学家孔颖达:“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华夏一词,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 注释(2)我国历史上的载沣: 生于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光绪十六年(1890年)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因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他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被委派充任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道歉谢罪,拒绝德皇跪拜要求,坚持大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 民国十七年(1928年),迁往天津幽居,后又去东北,拒绝日本人劝降之要求,并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之后返回关内居住。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染风寒,于2月3日病故。 第322章 番外(捉虫) 其实还有下篇,讲述的是如果举国上下都是勤恳干活的毛驴,那么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幸福美丽的生活需要勤劳的双手来创造。正如写下毛驴赋的华夏帝爱新觉罗胤礽,他写下毛驴赋自嘲,并非是为了诉苦,而是呼吁天下士人与百姓共同用朴实的、勤劳的双手投入到建设之中。 他为帝王正直、节俭,不喜铺张浪费,任用了多为曾经在地方上的有杰出政绩的清官能吏,禁止民间私开赌坊,禁止开办妓院,禁止流传鸦片,黄赌毒三禁,皆为百姓拍手称快。 反腐是长期斗争,为树立榜样,宣传部就汤斌这等曾在地方兴扫黄打非之实的青天大老爷为人物,为其写人物传记,投入民间,以积累民间对朝廷的信任。 发现有贪官污吏则严惩,发现有百姓拥戴的好官则提拔,各地设立学堂,设立报社,广开言路,刊登治国理政之政要。 如此积累下来,待各地学堂百花齐放,科举制制度不在适应时代之需要,在胤礽禅位前夕,才将科举制度废除。 深入群众,走入基层。民心之凝聚,便是宣传部作为一国重部诞生的作用。 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所有的高端人才都诞生于朝堂上地位尊贵之人的后代,正如最初的京师大学堂,京师女子学院,是朝廷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