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尽江南百万兵【1v1 元末明初】_关于更新和人物原型(可跳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于更新和人物原型(可跳过) (第1/3页)

    

关于更新和人物原型(可跳过)



    如题,首先替大家拷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不能经常更新。

    这篇文我从一开始就没想收一分钱,因为我不仅是写给大家看的,也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我不允许自己水剧情水字数,不允许自己胡编乱造扭曲历史,不允许这篇文只是发表在某网站尺度大一些的言情。在没有更新的日子里,我除了上来看看大家的评论,还在默默修文。前三十六章,目前我大概每章都修了五遍以上,不排除未来继续修的可能。我可以接受读者把它当成厕所读物,闲暇时候娱乐消遣,但我必须跨过自己设定的门槛。换句话说,日更于我而言就是在敷衍了事,我不愿意敷衍了事。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读者会想,至于吗,这不是言情还能是什么?

    朋友,如果你还算喜爱这个故事,如果你对它的前因略有好奇,希望你稍费一盏茶的功夫看完接下来的内容。

    这个故事的开始,源于一首古风歌。约莫在15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借用他人的一句评价便是干净,不做作,真古风也。作为一个在江浙沪求学的安徽人,我能深切感受到这些年来,安徽的发展不尽人意。求学时,还有人曾用嘲讽不屑的口吻这样对我说徽州早就衰落了,所谓的徽韵也早就随着明清与民国的消亡一同逝去了。

    我喜爱本地的山水风光,从小学起,几乎每个假期都会去古徽州那里搜寻一些小镇古迹。黄山我爬过四回,西递宏村这类名气稍大的景点更是去了不下五六回,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皖南歙县的昌溪古村。

    没错,就是文中男主孟开平的故乡。

    我在村子里,看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思古井、宋代的茶楼酒肆以及元代的忠烈庙;村口处,两棵千年龙凤樟屹立至今、郁郁葱葱,我仰头相望,其肃穆庄严之感如参见神灵。

    那天下雨,村子里很静,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只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坐于路边。走过新安江,到了晚上,我又去了歙县的古徽州城。如果日后你也偶然去往那里,便能亲眼见到写着徽州府字样的牌匾以及重建之后的南谯楼。

    自此,一个故事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我家城外不远处,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凤阳。一代帝王正是从这里起家,南征北战,逐鹿中原,最后缔造了中国封建历史中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大明王朝。开国后,太祖曾数次想要迁都凤阳,凤阳城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明中都遗址,只可惜此事终究未能达成。

    当年那些从草莽时便跟随太祖的人,大多也生于今安徽省辖境之内。我文中主角们所对应的历史原型,无外乎明朝开国六公二十八侯。而孟开平的原型邓愈,历史上就是十六领兵的少年英杰。他三十三岁得封卫国公,四十一岁病逝于寿春,死后被追封为宁河王,葬于南京雨花台。

    明史评价他:愈为人简重慎密,不惮危苦,将军严,善抚降附。

    朱元璋评价他:随我二十二年,东征西讨,尝尽辛苦,镇守八州,有功无过。天生元辅兮辅我定乎九州,溯其功勋德业兮实无人以可侔,垂凛凛于尺幅兮直与河岳而长流。

    论声望,他不及徐达这个帅才;论勇猛,他不及常遇春这个将才。可我私心却偏爱此人。乱世以杀止杀,盛世以仁止杀。明代开国之臣中有太多人因杀孽深重、戾气难平而在天下太平后落得个鸟尽弓藏的下场。邓愈之短寿令人叹惋,我希望文中孟开平是个例外。相信他会在师杭的陪伴下做到杀中取仁,最终功德圆满,这便是我写这个故事的初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