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节 (第1/3页)
文素素不置可否,问道:“有几人同你在争这个行首,他们走了何处的关系门道?” 郭老三顿了下,顿时坐直了身,道:“先前姜行首的堂弟出事之后,姜行首将姜氏的几间纺织铺子,连同布庄,缫丝作坊,码头上的仓库,一并变卖转手了出去。这笔买卖并不便宜,眼下情况不明朗,虽说好几户人家都想接手,终究有些犹豫。姜氏很快脱了手,银钱两讫,娘子猜谁能那般阔绰?” 上次齐重渊来的时候,文素素听到他提过了两句,他并不清楚姜氏背后的买家,文素素知道多问无疑,写信向殷知晦提了此事。 殷知晦很是重视,只他太忙,抽不开身去查。 商人的消息灵通,文素素问道:“是谁?” 郭老三道:“淮安徐氏。” 淮安徐氏,秦王妃徐氏的娘家。文素素第一次主动出门,便是去了锦绣布庄买布料。 对京城的事情,文素素还是知道得太少,这是她的弱项,一定要想法子弥补回来。 文素素道:“徐氏身在淮南,派了人来跟你争这个行首之位?” 郭老三摇头,飞快瞄了文素素一眼,道:“说起来,也算得上是徐氏人。前来锦绣布庄做东家的,乃是秦王妃的族姐徐七娘子。徐七娘子嫁了人,夫家也是普通寻常的商贾之家,后宅妇人家平时都没怎么注意。整个吴州府锦绣布庄的东家,新规矩是都要听她指派。” 文素素意外地抬眉,秦王妃还真是有意思。 郭老三道:“秦王妃在闺阁中排行第八,尚未出嫁时,就聪慧过人,极有见识眼光。当时淮南徐氏儿郎不成器,徐氏只是外表光线,内里早就快败了。徐氏当时是亲王妃的父亲徐志徵当家,这徐志徵,在下有幸见过一面。” 说到这里,他笑了起来,“文娘子见过了缫丝纺线织布,江南道以丝为主,淮安以丝麻为主。麻线硬,要经过治,数次练帛之后,方能变得柔软,纤细,不易起毛。徐志徵勤劳得很,成日泡在织坊里,终于想出了好法子,能替徐氏省成本。好法子就是减少工序,织出来的丝麻布,布庄卖不出去,那一次徐氏亏损了大笔的银子,差点彻底倾家荡产。当年淮安遭了雪灾,徐八娘子出了面,将所有烂在库房的丝麻布,拿出来施舍给缺衣少食的穷人。朝廷因此赏了徐氏积善之家的扁牌,当时恰好秦王在选正妃,圣上亲自钦定了徐八娘子为秦王正妃。秦王妃出嫁时,徐氏的布庄织坊,都给了她做陪嫁。” 郭老三的神情变得羡慕,又带着些说不明地味道:“这些年来,市面上八成的丝麻,都是出自锦绣布庄与织坊。秦王府素有善名,秦王妃每逢年节时,必拿出织坊布庄的一成利布施。有官员参奏秦王是在收买民心,秦王妃却一如既往,从没停止过。圣上用秦王妃的一句话,驳斥了参揍秦王的官员:要是大齐人人都如她这般收买人心,真真是大齐之福。” 得了利,收买了人心,名声也得了,一箭三雕。 徐氏缺乏能干的人管着家业,还不如秦王妃全部带走。嫁妆在她手更有用,要是她身为秦王妃都护不住,留在徐家更护不住。有她这个秦王妃立着,淮安徐氏的门楣,便能屹立不倒。 秦王妃真是聪明绝顶的高手,只不知秦王如何,齐重渊的正妃薛氏又如何。 文素素不方便与郭老三提这些,问道:“你可有与徐七娘子打过交道?” 郭老三苦笑道:“徐七娘子到茂苑县没几日,平时歇在锦绣布庄后的院子里,极少露面。在下怕唐突,没能与她见过。” 一个地头蛇,一个是外来的过江龙。 文素素静静思索片刻,道:“要我帮你,可以。先说在前头,我不一定能保证你做上行首之位,七少爷或者王爷同样如此。” 郭老三心下清楚得很,齐重渊是亲王,秦王同样是亲王,而且比他年长,秦王的封号尚排在周王前面。 文素素道:“只你一旦当了行首,我也不要你的重谢,必须听从我的要求。” 郭老三神色一喜,接着小心翼翼问道:“敢问娘子什么要求?” 文素素淡淡瞥了他一眼,将装银票的匣子推还到他面前。 “你放心,简单得很,不会为难你。现在我还不能下决定,明天我先回县城走一趟,你先回去,该收纺线就大张旗鼓收,别藏着掖着。” 郭老三讪笑,心里却着实松了口气。有纺线在手,至少纺织作坊不愁了。 文素素道:“回去之后,你帮我打听几件事。” 事关秦王,文素素必须谨慎。郭老三认真听了文素素交代的事情,连忙赶回了县城。 文素素写了信,蜡封好后,让喜雨亲自送去给在松江府的殷知晦。算着路程,一来一回两日足够了。 翌日,文素素准备到县城时,在半路与徐七娘子的车马不期而遇。 第三十七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