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8节 (第2/2页)
说: “左手疏于练习,笔力毕竟弱些,你祖父前些天送来的字,你就是最后的小篆书,漏了马脚。以后在我这里,要多练习左手。” 李师父当时发现怪异,以为写字的人投机取巧,后面的内容是找人代写的。 但是反复看来,感觉又不太对,因此,就允了杜家祖孙登门,想探一探这小孩儿的底细。 没想到,这孩子看着还算顺眼,就这样莫名收了个女弟子。 珍卿纳闷地问:“师父,您也会左手书法?” 李师父捻须咳了一声:“我便不会,难道教不得你?” 左右手皆能写字的人,李师父自然也见过。 但在他想来,由自己来培养一个更厉害点的,岂不有趣? 师徒俩坐着随意聊天,主要是李师父问珍卿一些事,了解学生的水平和兴趣,才能够因材施教。 李师父发现,这个妮儿最喜欢篆书,而最不喜欢隶书。 他就先投其所好,告诉她: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喜欢篆书,说明你有一点悟性。” 然后就问珍卿,之前临过什么碑,珍卿就说,只临过《封泰山碑》。 一个《封泰山碑》,一共没有多少个字,她来回练了这些年,已经很熟练了。 李师父想了想说:“《封泰山碑》是小篆,我这里有一本《峄山刻石》,也是小篆,你姑且先学小篆,小篆写好,再说其他。脚踏实地,挺好。” 说着,李师父就开始教珍卿,逐字逐字地临摹这《峄山刻石》。 这师父讲课旁征博引,典故、轶事信手拈来,讲起课来也不故作高深,而是深入浅出,洋洋洒洒,讲得很有趣味。 珍卿不觉之间,听得专注极了。 上午一个多时辰,李师父给她讲了六个字的笔法,一边讲一边叫她自己写着练一练。 珍卿不但新学了几个字,还听了好多典故、轶事,感觉收获太多了。 李师父又带她去看他的藏书,装满了有三间屋子,想着李师父家里果然有底蕴,他自己也是个厉害的读书人。 不到半天时间,她心里就生出无限的敬佩。 讲真,她感觉李师父,比教了她七年的匡先生,还要厉害一些。 唉,虽然现在已是民国,但书法经典这些旧学问,只要做师父的能教得有趣,她还是能学得兴致勃勃的。 本来,杜太爷没跟她商量,就替她张罗了师父,她心里多少还有点不乐意。 可是这李师父一显身手,她的这点儿不愿意,一上午就烟消云散了。 到了中午,师娘就命人喊她到后面吃饭,李师父却不一起吃。 后来珍卿才知道,李师父之前生过大病,他吃的饭是另做的,特别清淡,别人吃不惯。 李师父看她小小的背影,挺高兴的样子,喃喃叹道:“日暮途穷,收个小徒,以娱晚景,倒也不错。” 午饭准备得很丰盛,基本上全都是rou菜,不年不节整一桌子rou菜,师娘待她是很有诚意了。 李师娘不停给珍卿夹菜,看她吃得那么香,比她自己吃都高兴。 看得出来,李师娘日子过得寂寞,挺喜欢有人陪她吃饭和说话。 李师娘捏捏她胳膊,啧啧地叹:“你这个小丫头儿,也太瘦了。你祖父一个孤老头儿,还是照管不好你。” 珍卿听得一愣,问:“师娘,你晓得我家的事啊?” 李师娘就笑得不行,拍拍珍卿说:“不晓得你家的事,不晓得的品性,哪敢随意收弟子?这都是你祖父,他自己跟我说的。” 然后,李师娘就告诉珍卿,大概一个月前,杜太爷就总来这磨坊店。 一开始,他就在李家大院附近转悠。 李家人还以为是土匪踩点嘞,很紧张了两天——但杜太爷做土匪,那真是太老了,他这个人也笨笨的。 后来,他就开始敲李家的门,他说想要求见李老爷,说家里有个孙女,想拜在李先生门下学经典和书法。 李老爷心情不好,就懒得理会这些事。 但杜太爷多倔强啊,他每天来敲李家的门,连续半个月一直来。 李师娘见他这样执着,心里就生出好奇。她就想见见杜太爷,听他怎么个说法。 杜太爷,从在李家院外打转,到能够登堂入室,见到目标人物的太太,那真是暗喜不已。 那李师娘想听什么,他就给她说什么听。 他一开始喜欢卖弄,说他孙女多聪明伶俐,多勤奋刻苦,多讨人喜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