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春空 第14节 (第2/2页)
端坐在书案前,俞安行眼底倒映着烛台上飘摇的灯火。 他从堆叠的书卷中抽出一方信笺,是元阑今日呈上来的,上头详细记录了青梨的出身。 不过寥寥几行,匆匆一瞥便能窥得大致情况。 青梨的生父唤唐邈,在世时曾任姑苏江淮县县令。 俞安行倒正巧对唐邈一名隐约有些印象。 江淮县临海最近,是姑苏抵御倭寇最为重要的第一道防线。 姑苏的海防向来做得极好,独十余年前江淮一仗大败,五千军士在海上丧命,无一人生还。 当时的姑苏知府并领军的参将、副将等一众人等虽都在此仗中身殒,但仍被认定暗中与敌军勾结,一律按叛国之罪处罚,江淮县县令唐邈自然也在其中。 这一仗过后,时任的姑苏知府被抄家株连,新任知府便换成了扈氏的兄长。 如今舅舅景然在姑苏任职参将,外祖几乎每日都会絮叨当年的江淮一战,教舅舅引以为鉴,俞安行从旁听着,已能将当年的事倒背如流。 舅舅曾说江淮一战存了诸多疑点,他心里好奇,也曾去翻了记载当年战事的史书,却也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而如今多年过去,这其中的纷纷扰扰,也就再无人提起了。 案上烛光勾勒着他深邃的侧脸线条,俞安行看着信笺上的字迹,有些出神。 元阑恰在此时轻着步子走了进来。 “主子,属下已将二姑娘送到椿兰苑了。” 俞安行听了,长指微顿了一瞬,却是连头也未抬。 “知道了。” 元阑退了出去。 俞安行随意将手上的信笺搁下。 目光不由自主看向外间。 在青梨方才坐着的圈椅旁边的地板上,还残着几点半干未干的水痕。 在整洁的地面上,有些突兀,却也算不上碍眼。 第12章 冷(修) 【十二】 至了月底,京都的天便彻底冷了下来。 北风呼啸着吹到人的身上,刀子割rou般的钝疼。 椿兰苑背南朝北,向来采光不好。 即便是三伏的天气,屋里也还是阴凉凉的,更遑论如今是树上枯叶打着旋落地的深秋。 屋内不见半点火星子,活像个冰窟窿一样折磨人。 管事的却还未将椿兰苑过冬用的炭火份例送过来。 苦寒难捱,纵是人缩在床榻上,身上盖上整整两床厚衾被,也难抵无孔不入的彻骨寒意。 娘亲刚走时,独自一人面对这些境况,青梨也曾有过自怨自艾的迷茫日子。 到如今,她已然渐渐习惯了起来。 让小鱼寻了些陈年的旧袄子和旧棉衣过来,青梨埋首在窗边,不过费上半日,便缝制好了一面帘子。 挂上了门口,挡风的效果也不比毡帘差。 小厨房里还有青梨在去年年末藏起来的几块黑炭,也让小鱼一并找了出来。 虽比不得沉香苑里上好的银丝炭,但在燻笼里烧着,关上了门窗,房内至少也能暖上几分。 庭院里,花架上的花叶全落了,地面上积起了一层落叶。 似乎有人从其上踏了过去,响声细微。 小鱼才刚撤下早膳往小厨房里去了,屋子里眼下只剩青梨一个。 她起身,来到窗旁,抬手将紧闭的窗扇推开,肃萧的凉意扑面而来。 视线穿过木质的曲折回廊,青梨看到了领头走在最前边的元阑。 至于跟在元阑身后的那几人,青梨凝神看了好一会儿,才认出来是前院的管事并几个小丫头。 管事的低着头,亦步亦趋跟着元阑的步子,眼睛时不时偷偷瞥向元阑紧握着的腰间佩剑,在带着阵阵寒意的清晨,还不住抬袖去揩额头上被吓出的冷汗。 青梨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刚推开门出去,才走上半步,管事的并跟过来的三个丫鬟便齐齐恭敬行礼唤了声:“二姑娘。” 如此一番阵仗倒是将青梨给吓了一跳。 她扫了一眼那几个丫鬟手里捧着的毡帘、银丝炭等物,疑惑抬眼问元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