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页 (第2/2页)
“可以。” 小王应下,但老板的交代小王没忘,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不能答应太快。于是小王用拇指刮过下颚,高深莫测地补上一句:“但这是另外的价格。” 郁昕:……? 总觉得今天的王总多少有点不太正常。 实在看不下去的骆隋帆提议:“要不先上菜吧,边吃边聊。” “好啊好啊。”小王连忙应和。 郁昕闻言顿时警觉,刚刚还一脸倨傲的王总竟然突然就笑脸相迎,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笑面虎,会咬人的狗不叫,事出反常必有妖! 所以王总是生气了? 他连忙开解致歉:“家里小孩不懂事,没见过大场面,王总您别和他一般见识。” 哈?小孩?没见过大场面? 小王要哭了,求求您让他一会结束了别和我一般见识啊! 达成边吃边聊的愉快共识后,小王时不时提问两句,体现作为甲方的威势。 “郁先生,师资这一块您有安排了吗?” 确实问到点子上,郁昕放下筷子正色答道:“现在国内的配音人才匮乏,老一代的配音前辈已经隐去,但新生一代还没有彻底成长起来,有点青黄不接。师资的话,最理想的情况当然还是能请前辈出山,这块我已经在尽力联系。除此之外,也在考虑和配音产业比较发达国家的老师进行合作。” 小王点头,从市场效果分析:“学院建立伊始,师资就是招牌和担保,不愁没有生源。” “对,保证师资和生源是第一步,在此之后,能在实践中培养出专业能力过关、毕业就能有饭吃的学生,也是咱们的目标之一。”郁昕将话题引向今天的重头戏。 先前宋一墨的事让他意识到,梦想是不能当饭吃的,要想让整个配音行业发展起来,除了要增加专业性,还要在新生血液和市场之间建立联系。 这些年配音圈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的生态环境,传统师徒模式不仅限制了经验的传递,更让这个圈子越走越窄,拜师很多时候不光是为了学习技术,更多是为了师父的人脉。 每出一部商配作品,大多数角色根本不等放出来,就已经在熟人间消化完毕,新入行的小CV想得到一个角色宁愿倒贴钱不停跑组,这种生态下又有多少好苗苗能有资本坚持下来。 剧组或者说资本这样选择不足为奇,毕竟留给后期配音制作的经费本就不多,哪里会有像面试演员一样的工夫一个个试音,不如直接找有口碑的,或者走熟人推荐。 但郁昕想给所有新人一个机会,能不能胜任至少被作品检验过一两次再来评论,而不是像在某些单位中全靠资历慢慢熬。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