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剧透_二分之一剧透 第1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分之一剧透 第114节 (第3/3页)

过分响亮,会影响青南宫中人的休息质量。

    作为皇帝,温晏然想写什么东西,自然有宫中舍人代劳,不过对于她本人的文学造诣,不管是同时代人还是后世之人,大多都持肯定看法,这一点在史书上也有所体现,“四月,(帝)至太康,做宫调《夜寻梅》”。

    第173章

    温晏然与温惊梅共同站在夜色中,一同注视着面前的灯光。

    在她眼里,这只是一盏再粗陋不过的电灯,放在现代的话,大约只能算是儿童益智类手工玩具的级别,然而与此同时,这也是大周的第一盏电灯。

    竹丝碳化而成的灯丝具有高电阻的特性,所以才能被加热到极高的温度,发出亮光。温晏然其实能够找到钨矿,但比起钨丝灯来说,竹子的获取成本显然要低得多。

    面前这盏柠檬竹丝灯在明亮程度上就跟蜡烛差不多,至于成本,差得其实也不是很大,大周用的蜡烛都是蜜蜡,不管是从产量看,还是从价格看,都是绝对的奢侈品,柠檬灯所涉及的金属材料虽然昂贵一些,但能够重复利用,考虑到柠檬的产量不多,用橘子替代也是可以的。

    这盏灯并不能维持太久的时间。

    一方面是水果电池的电力有限,另一方面温晏然暂时做不了真空灯泡,那些竹炭丝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就会燃烧殆尽。

    渐渐暗下去的灯光余辉映在年轻君王的侧脸上,温惊梅注意到,对方正在看着自己。

    夜色宁静,温晏然目中的微光,就像是漫长的永夜中,自云海中升起的星辰。

    这一回,温惊梅没有选择垂下视线,避开对方的目光。

    ——从此以后,他都不会再避开了。

    随侍的人小心地从殿中退出,将空间留给天子与国师两人,以便他们私下“商议正事”。

    不知过了多久,温晏然忽然笑了一声,慢悠悠道:“素闻国师精于卜算,今日不若帮朕测个字罢。”

    温惊梅定了定神,才开口:“不知陛下要测什么字?”

    温晏然:“测‘事在人为’四字。”

    温惊梅无奈:“测字岂有连测四个字的。”

    温晏然笑:“那就测‘往’字,‘无往不利,所战皆克,攻城略地,度如破竹之易’的‘往’字。”

    “……”

    一般来说,测字的时候,求卜者要给占卜者留下足够的发挥余地,然而温晏然本人,比起玄学而言,显然是个更相信事在人为的皇帝。

    此刻若是温惊梅能看到自己的样子,就会发现他已经不自觉地露出了微笑。

    青南宫的寝殿外站着许多人,温惊梅此刻却已经完全忘记了他们,他的声音仿佛有了自己的意志,向着面前的年轻君主道:“陛下金口玉言,今日所卜之事,已尽在所言当中。”

    天子昨天在青南宫逗留的时间过长,回来时差点被拦在宫门外头,今日却还是按着原先的时刻起身,将勤政的作风贯彻到底。

    蔡曲一早就前来侍奉,作为内官,她每天都来得很早,然而今天到的时候,皇帝已经醒了有些时候,此刻正面带微笑地坐在桌案前,把制作电灯的思路细细写下。

    温晏然其实已经在[帝王笔记]中把思路给记录过一遍,今天起床后,还是写了一篇纸质版的出来,交由身边内官郑重收藏于宫中。

    蔡曲看着伏案疾书的天子,觉得单凭理政的勤勉程度,当今皇帝就足够把她的许多同行,尤其是距离当前时代比较近的同行们给彻底比下去。

    温晏然道:“虽说水路已通,但太康与建平之间,到底还有五六天的路程,如今景苑那边的工匠也有不少熟手了,请任卿家挑些人过来。”

    太康是按照陪都的标准建立的,城外自然也圈了一块地方作为皇家园林,温晏然过来后,将之命名为和苑。

    温晏然曾跟萧西驰说过,她至少会在南边待上两年,从后几年的情况看,这绝对是一句实话——在史书上被称为大周孝明皇帝的温晏然,一直在南地的陪都中待到了昭明十二年春天。

    从昭明七年初到昭明十二年三月,五年左右的时间里,温晏然只有七个月是在建平中度过的。

    皇帝亲自前往南边,朝政中心也随之南移,这件事情直接导致了雍州跟禹州的人口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的状态,许多大族自觉往雍州禹州迁移,如此一来,难免出现圈占良田以及藏匿人口的事情,由于皇帝本人在此,加上市监有所监督,那些行为受到了最大程度的压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