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104节 (第1/3页)
不过,今天与会的重臣们,显然又失去了以往的冷静和淡定,视线频频往角落看去。虽然是贺星回能做出来的事,但是让皇长女给他们做会议记录,还是让人忍不住有些忐忑。 其实这两年来,贺星回召集众臣议事的次数,已经大大减少了。 一方面是各方面的发展都趋于平稳,不像从前那样什么事都需要她拿主意,另一方面,则是在经过不间断的调整之后,官员们的能力和素质都大为提升,各部门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够很好地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不会一出事就急着上报。 所以,这回贺星回突然召集众人,便不免令人猜疑。 像韩青那种想法,也不单是他一个人有。所以一有这种“似乎要有大事发生”的情况出现,就叫人不由得绷紧了神经。 相比于他们,袁嘉就要从容得多了。虽然心里也很新鲜,但还是时刻谨记自己现在的身份和责任,并没有四处乱看,安静地坐在位置上。不过,众臣们不断看过来的视线,还是给袁嘉带来了一点影响,让她连坐姿都比平时更加笔挺一些。 坐在她身边的是严意,跟她一样坐得端正笔直。 直到贺星回从后面走进来,她们才松了一口气,低头看向面前的纸张,准备开始记录。 而贺星回上来第一句话,就让不少人心惊胆跳,“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开明这个年号也用了十二年了。” 这是什么意思,她对年号不满意吗?想……换一个吗? 前朝的时候,年号还是随皇帝的心意更改的,有时候是为了记录某事,有时候是为了庆祝功勋,有时候甚至是觉得这几年运气不太好,换一个年号转运,总之,一个皇帝任期之内,两三个年号不算少,七八个年号不算多,最多的有十几个。 如此一来,除了必须要熟记这些内容的朝廷官员之外,大部分人光是记年号就已经晕头转向了,十分不方便。 本朝立国之后,为了便于记事,一位君王只用一个年号。 开明虽然是贺星回取的,却是皇帝的年号。她现在这么说,怎么能不让人多想? 于是殿内安静了片刻,才有人出声附和。然而贺星回的想法,显然跟他们不一样,并没有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又回忆起这十二年来的艰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最后,才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如今四海升平,国库丰盈,朕欲修整天下道路,深入每一个村寨,以提升交通速度,加强地方与朝廷之间的联系,诸卿以为如何?” 原来只是要修路。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其实各地的官道,每年都有人在维护的,这也是官员考核的内容之一。官府在当地征发徭役,做的也都是这些事。不过除了官道之外的道路,倒是很少修整,基本上都是百姓踩踏而成。 反正只要不让马车行走,仅靠人力,道路就算崎岖难行,问题也不大。 不过贺星回想修路,也没有人反对。国库的钱赚了,就是要花出去的,至于花在什么地方,多半都是看掌权者的心意。比起给自己修陵墓、修宫殿来说,给百姓修道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们完全没道理阻止。 何况现在坐在这里的,几乎都是贺星回自己的班底,就更不会在这种事上反驳她了。 这跟贺星回预想的差不多,她站起身道,“那就让工部拟一个章程,尽快传达下去,让各地筹备起来,列出计划。对了,下面进献了一种很神奇的材料,朕以为,用于修路,当可如虎添翼,诸卿可愿与朕同往一观?” 那当然不会不愿意,于是一行人便都起身,跟随贺星回往后花园走去。 一到这里,他们就看到了一条洁白平坦的道路,直接穿过整个花园。 走近了细看,才会发现,这并不是用汉白玉石铺成的道路,而且上面其实有一些轧出来的细小花纹,并不是完全光洁平整。可是人的脚踩踏上去,感受到的是绝对的平整,坚实。 贺星回又让人拎了一桶水过来,泼在路面上。 因为路面平整,那些细小的花纹还可以把水引导到两边的沟渠之中去,所以路面上几乎没有积水,更不会像正常的土地那样,雨天一片泥泞,轻易就弄脏了靴子和衣摆,晴天更糟糕,尘土飞扬,走一趟浑身上下都灰扑扑的。 众人走了一趟,连鞋底都还很干净,都不由点头,“确实是好物,只是不知与汉白玉石相比,造价如何?” “那自然是远不能比。”贺星回笑道。 这个时代又没有合成的石料,皇宫里的汉白玉石全都是一块一块从山上开采下来,再仔细凿成平整的石板,最后精心铺设,须得数年功夫才能完成,费时费力费人,其中的成本难以计量,也只有皇家才能承担得起。 而这条水泥路,铺设不过花了几天的时间,加上开采矿石,烧制水泥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个月。 众人这才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