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_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58节 (第1/3页)

    一个人带不住两个正是活泼好动着的孩子,杨稔不得已喊出了大儿子。

    “小景, 帮娘一块带带弟弟meimei吧。”

    小景求之不得,虽然他喜欢读书,可学久了也是有些厌烦的。

    他脚步飞快地出了书房,“好的,娘,我帮你带弟弟meimei。”

    看到两个孩子,小景朝其中一个伸出手,“壮壮来,让大哥抱抱。”

    壮壮好动,看见熟悉的人更是,他露出笑脸,手舞足蹈。

    “你带弟弟学学走路吧。”壮壮如今会走路,但只是一两步,不如康康走得稳,能走个三四步不倒。

    一人带一个孩子,就松快很多。

    第一趟接的都是十分亲近的,陈家二老和大房二房,一大家子人。

    杨稔招待了他们,两个孩子也脱了手,田氏和陈二嫂一人带一个,这让杨稔松了口气。

    都是亲近的人,杨稔也不客气,“爹娘,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们自便,坐着或是走走看看都好,我先去准备午饭。”

    坐在堂屋上首的陈大兴颔首,“你去吧,去忙就是,都是家里人,老大家的,你去帮忙。”这大儿媳怎么也不主动帮忙,非要人说,都是亲兄弟,两家互帮互助才是。

    杨稔不知道公公所想,对公公的话点头应下,然后朝大儿子道:“小景在这陪着爷爷奶奶和伯伯伯娘,娘去厨房准备午饭。”

    周岁宴,饭菜自然要准备的丰盛。

    原本夫妻俩是想请了人来做的,只是打听才知道,请人来做菜的,做饭是自己来,青菜也要自己洗干净切好,请来的只炒一炒,也要百来文,会做菜的杨稔觉得亏。

    至于全包的,几两十几两价钱,是没算菜钱的,想着陈家村的亲人,和县城来往密切的几家,总共也就四五十个人,不如就辛苦些,自己做,省下那几两工钱。

    四五十人,也就是五六张桌,也忙得过来,只是得手脚得更麻利些。

    陈大嫂被公公叫来厨房,虽心里不情愿,也只能帮着干活。

    “三弟妹,要做什么?”三房搬来县城,陪着儿子念书,若是铁蛋没有中断,自家才是来县城住的,是以陈大嫂心里很嫉妒三房。

    别说帮忙,她不捣乱就算好的。

    “大嫂你就帮牛嫂子一块洗菜吧,牛嫂子是我专门请过来干活的。”

    今日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活,他们昨日已是计划好了,按照昨日的来做,这六桌菜能在饭点做好。

    有些能洗的菜昨日已经洗好,今日过一遍水就好。

    有人一块做事,陈大嫂也是要脸的,不只不能捣乱,还得不比人家慢,否则人心里瞧不起她,那可不行。

    陈大嫂的小心思杨稔不知道,她忙得很。

    两个孩子的周岁宴,菜色得好,每桌都有几斤的rou,鸡rou鱼rou猪rou三种,吃rou都能吃饱。

    六桌菜,就准备了六只鸡六条鱼,猪rou是五十斤,怕菜不够特意多买的,一桌八斤多的猪rou不会不够的,素菜也是备足了的,菜可以多,绝不能少。

    鸡和鱼都还没杀,杨稔也不敢杀,陈大嫂和牛嫂子亦是。

    在厨房忙活了一阵,搭着第二趟驴车的杨家人到了。

    杨母带着几个儿媳来帮女儿的忙。

    看着厨房这多的rou,杨母问道:“这rou买的够多的,有多少人?”

    “应当不到五十人,一桌八个人,准备六桌菜。”

    “那这菜多了,多出不少。”杨母提醒道。

    “就是要备多一些,大家都馋rou,到时吃光了怕县城的人笑话他们。”夫妻俩确实是为亲人考虑,县城的人看乡下总是带着瞧不起的眼光,要是菜都被吃个精光,怕是会被县城的人嘲笑。

    杨母不太赞同,“再多的rou也不够他们吃的,还以为你们这样阔绰是在县城发了财。”

    “到时也不会一下子全端去了,两个孩子的周岁宴,菜色丰盛一些也是常理。”

    女儿心里有数,杨母就不再说什么,帮着干活。

    这会她娘在,杨稔正好有个问题要问,“两个孩子是分开抓周还是一块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