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页 (第1/2页)
有不少人家跟黄家一样,都被分到了莲花山村,其余的人家也大多分到了吉昌镇下面的其他村子,基本上都是黄豆腐可以去卖豆腐的村子。 大家得知跟黄家住得很近后,稍显沉闷的气氛终于有了点热乎劲。一路过来,这一帮人也算是患难与共的兄弟了,眼看着就要安家了,家跟前有熟人,总比自家孤零零地在村子里落户强。 跟黄家人对于搬新家的兴奋相比,其他人家的沉闷气氛主要是因为他们分家了。 像老杨家这种儿子成家,但双亲健在的人家,也被县衙的官爷给强行拆分了,就连还未成家的杨老七,因为到了婚配年纪,也被强制分了出去。 除了长子要奉养老人,需要跟老人住在一起外,其他的儿子都各自分家了,户籍都不在一起了。 不过分了家的儿子也不是完全就不管父母了,衙门强制要求这些分出去的儿子,在年底前必须要给爹娘孝敬粮和孝敬钱。 每个儿子年底给爹娘,一人一百斤粮食和二十文钱。要是双亲健在,每个分家出去的儿子就要供奉二百斤粮食和四十文钱。 像老杨家这种情况,兄弟七人分出去了六个,杨家二老一年光从儿子处收到的粮食,就能得一千二百斤,还能得二百四十文钱。 这么多粮食和钱,两个老人肯定是花不了的,最后肯定是便宜杨家老大了。 对于分家的事,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过就算是真的欢喜,也不会有人在这时候没有眼力见,这要是当着老人的面乐出声来,那还不得招老人恨一辈子。 黄豆芽真的是打心底佩服制定这项法规的人。 这项法规不就是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嘛,孩子多了,等你以后老了,养老钱就多。家里的长子肯定也盼着爹娘多生弟弟,为了以后的收益,家里的老大肯定会帮着爹娘养孩子的,毕竟弟弟们只要成家了,就有源源不断的孝敬粮和钱。 分了家之后,各家过各家的日子,收的粮赚的钱都握在自己手里,大家肯定是有多大力出多大力,开荒种地肯定是越多越好。 而且分家还能减少很多家庭纠纷,婆媳都不在一个村子了,婆婆不用看媳妇不顺眼,媳妇也不用看婆婆的臭脸,关系还能融洽点。以前在老家互相看不顺眼的妯娌,更是有理由互相不来往。 最重要的是把一大家子分到了不同的村子,就不会形成氏族,也就能减少村霸的形成。 以前村里谁家儿子多,谁说话就横,现在就算儿子多也没用了,儿子们住得远了,等把儿子们都找全了,脑袋瓜都被人用石头给开瓢了。 对于习惯于氏族的农人来说,这样强制拆分确实有些不近人情,不过却很方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