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八零悍夫是古代穿来的 第17节 (第3/3页)
“我教你查字典。” 谢小玉把字典拿出来,其实小学就要学会查字典了,在谢小玉下乡当代课老师的两年里,发现班级里的小孩子没有一个有字典,那时候高中还停课着,村里又穷,没人花钱给孩子买字典。 谢小玉跟村里磨了好几天,村里才出钱给学校买了几本字典回来,孩子们才学会了查字典。 福生一会儿就学会了查字典,碰到不认识的字他就自己查。 谢小玉问:“福生,你为什么要先看历史呀。” 福生说:“历史,很有意思。”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再到辛亥革命,从氏族公社到井田制的瓦解,一个个璀璨的朝代泯灭在历史的长河里,谢小玉看福生看的专心,她得休息一会,“福生,那我送点家里带来的菜给陈校长。” 福生抬头,“陪你去。” 谢小玉不让,“那个良符走了,不会再有危险啦,如果有危险,我也会提前做梦,没做梦肯定没危险,你在家看书吧。” 福生点点头,继续低头看书,谢小玉挑了几个家里大棚种的西红柿、黄瓜、豆角,拿去送给陈校长。 陈校长家离得不远,师母在家,谢小玉租房子的时候见过,她把菜篮子递过去,说是自己家里种的。 师母还挺稀罕这几样蔬菜,听说是谢小玉用暖棚种出来,就问那暖棚是怎么做的? 谢小玉说了一番,“把毛竹从中间对半劈开,弯一个一人高的棚子,上面用塑料布盖好,等天气再冷一点,再盖上稻草,到冬天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师娘听的挺稀罕的,说道:“到冬天,你家要是有吃不掉的,拿过来,我拿鸡蛋、rou票跟你换一点。” 谢小玉忙说家里种的不值什么,下趟来再给师娘带一点。 周兰花上回看到福生,对福生印象蛮好,问道:“小玉,你家福生呢?” “在家里看书呢。”谢小玉说道:“我出来透透气,一会也要回去看书的。” 谢小玉走的时候,师娘往她菜篮子里装了十个鸡蛋,说是自己家养的鸡下的,不许不收。 她拎着鸡蛋回家,进屋看福生还在看书,她也复习了一会,然后起身把晚饭做了,吃了饭洗了澡先上.床,福生洗完澡又接着看书,一直看到夜里一点多,谢小玉都睡醒一觉,福生还在看。 “福生,睡觉吧。”谢小玉揉着眼睛说。 福生已经看到第三册 了,说道:“这本看完,就睡。” 床就挨着书桌,谢小玉勾着他胳膊摇晃,“学习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事,觉还是要睡的。” 福生起身,把她塞回被子里,“别闹,一会,就来。” 谢小玉无奈,想想此刻的知青点,估计也是灯火通明,知青们哪个不是熬夜看书到天亮,就是她高考那会也经常复习到后半夜。 早上醒来的时候,福生在院子里劈柴,在老家福生也喜欢用劈柴来让自己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谢小玉起床后,厨房里的早饭已经做好,很简单,半锅白粥,煮好的两个咸鸭蛋,一碟子酱菜。 吃早饭的时候她问道:“福生,你昨天一下子看了那么多本历史,你能记住多少?” 福生想了想,“九成。” “那能记多长时间呢?” 福生的记忆力本就好,在古代又受了十几年严苛的训练,记多久要分情况,如果不复习的情况下,一年内还能记住八成,如果隔一段时间再温习一遍,温习几次,几年都不会忘记。 解释起来太麻烦了,福生低头吃饭不说话,谢小玉估摸着到高考肯定是不会忘记的,这中间还要温习呢。 吃过早饭就去学校,一人背个军绿色的书包,大家都背这样的包,就是上班的,也是这种包,这年代,这就是最流行最洋气的了。 谢小玉找到了自己的班级,文成高中才刚复课,他们高二一班四十六位同学,谢小玉问福生想坐哪儿,福生的眼光往最后一排看去,他不习惯背后有人。 但是小玉要是坐后排,视线就要被挡,福生让谢小玉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