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19节 (第2/2页)
着思考。 最终他站了起来,去了彭辉的办公室。 彭辉连忙站起来问道,“曹教授,看的怎么样了?” “咳咳。” 曹东明摸了摸嘴角,说道,“我刚才想了一下,数据分析的工作,还是专门的人去研究比较好。” “我来主要是了解实现过程。” 他说的还很认真的配合点头,仿佛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彭辉同意道,“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从来不插手那些复杂数据的问题。” 曹东明继续表示同意,“就是这样。我们带队做项目,最主要就是要把握大方向,让团队里每个人各司其职……” …… 另一边。 王浩继续着数据分析工作。 一周的三次课程带来了31点的灵感值,让灵感之重新突破了100点,然后他又有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针对的是一些之前没有分析的数据。 有了想法以后,马上就做记录、做研究,争取能够尽早完成手头上的工作。 他花费了一整天时间完成了新的代码,然后就又去了计算机实验室借用服务器做计算。 这一次的计算量比上一次少,但他还是申请了5000块的经费,用来支付使用服务器的费用。 陈庆华对他的做法,心里能点上一百个赞,他觉得王浩做事情非常有原则,使用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去计算其他团队的研究内容,正常来讲确实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小老头心里有很多赞叹,口头上还是要寒暄一番,表现出是迫于无奈才接受。 这种做法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虚伪’。 当然了,类似的事情也可以用礼节来形容,国人的文化传统就是谦虚、有礼,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表现出来,就有一些不合礼数。 王浩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一定要把钱给计算机实验室,用他们的服务器做计算,也就是正大光明的用。 这会让心里很舒服。 当把所有代码录入电脑中,正式开始计算以后,王浩也轻呼了一口气,虽然计算结果还没有出来,但完成了计算以后,再进行一下总结,就可以完成分析工作了。 这个研究总算是完成了,让他感到期待的是,a级难度研究能额外增加一千个教学币。 上一次的梅森素数算法研究,也带来了一千个教学币收获。 【教学币:5597。】 如果再能够增加一千个教学币,距离上万个的目标,就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 “只剩下三分之一了,万里长-征已经走了这么多……” “但还是要继续走啊!” …… 同一天,材料科学部临时组建的专家评审组,来到了西京交通大学的金属实验室。 这个专家评审组是由七名成员专家的,其中也包括先到的曹东明,其他也是各高校、机构的金属合金领域专家。 他们本来没有想这么早来,定的时间是下周末,结果曹东明先来了,他们也只能跟着过来。 专家评审组的每一个人,对于金属实验室的研究都是有兴趣的,来了以后和曹东明一样关心起了研究问题,梳理了整个研究过程以后,他们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就打算带着制造好的合金回去做检测。 “这应该就是最终成果了吧?你们实验室可以准备做结算了。” 有个领头的专家说道。 他是励继平,六十一岁,有色金属的顶级专家,首都大学教授,科学院院士,也是专家评审组的领队。 专家评审组过来就是做审核,发现研究没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带着最终的成品回去做检测,同时等待金属实验室做详细的报告。 在经过一系列的审批、盖章以后,项目就可以结算了。 后续收尾就和专家评审组无关了。 彭辉听到励继平的话,反倒是犹豫了,“励院士,我们还没打算结算项目啊?” “为什么?”励继平满是不理解的问道。 其他人也都看过来。 彭辉也是老资格的材料专家,但专家评审组几个人,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不比他差,一群人一起看过来,他还是有点压力的,但还是坚持说道,“王浩教授的分析工作还没结束。他前天和我说,下一个报告会在今天或者明天出来。我还想着根据他的分析结果,再做一次实验看看。” “一次分析应该没关系吧?”励继平皱了皱眉头,在他的理解里,材料研究的数据分析人员,是属于新发展的一个岗位。 如果追溯到二十年、三十年前,材料研究团队里,根本就没有数据分析员的职位。 材料的研究就是不断的做实验,温度不行就提升温度,熔炼不均匀就找新方法,坐在那里分析数据能有什么用? 专家组的人也听说了王浩的分析对于成果的促进作用,但听说的和亲眼见到的,感受完全是不一样的。 他们不否认分析是有效果的,同时也觉得运气成分很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