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6页 (第1/2页)
然而元宏捧着汉人士族,不过是为了从冯氏手里夺权,摆脱鲜卑旧贵族罢了。只是汉化改革后,汉人士族成了新的恶龙,是需要被打击的对象。 这也是为何元恪在正始二年四月,下诏反对九品中正制,反对选拔官员只看门第不看才学,要求八座以之前贡士的方法,以察举制推举有才之士。 后来武则天迁都洛阳其实也类似元宏迁都,元宏迁都提拔汉人士族,抛弃鲜卑旧贵,武则天迁都是提拔寒门士子,摆脱关陇士族,所以科举制最终成型于唐朝。 也是因为元恪对士族的打压没能成功,所以元恪一驾崩,士族反扑,高肇迅速遇害,高英被逼出家,高肇和高英是四。人。帮一样的背锅侠。 对士族门阀的打击,就是古代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元宏和元恪两代人的努力,是一部让子弹飞。 至于为什么元恪没有元宏评价高,这就好像建国之初的教员完美无比,而那十年之后,就被泼了满身泥污,不巧,元恪做的一些事就类似那十年,得罪了不少士族豪强。 历朝历代得罪了士族豪强的皇帝,都别想有好评价,毕竟笔杆子在士族文人阶级手里,你得罪了他们,还想他们给你说好话?做梦呢! 上一位被文人这么抹黑的还是汉武帝刘彻,后来还有一位雍正,巧了,元恪他们仨庙号都是世宗。 之后胡灵太后彻底向士族妥协,北魏进入了西晋一样纸醉金迷、攀比斗富的荒唐时期,则是电影一步之遥的时代。 这也是为什么胡灵太后这么荒唐,纵容官员贪腐,魏书还赞扬她聪慧能干,毕竟她的妥协讨好了文人士族阶级,掌握笔杆子的文人阶级肯定支持她。 然而北魏实亡于胡灵太后时期,士族门阀才不会承认是因为胡灵太后纵容他们,法律时松时紧,把北魏搞的乌烟瘴气才亡国。 所以只能把黑锅都扣给高肇和高英,然而很多罪名都扣的莫名其妙,甚至时间、官职都完全对不上。 魏书把胡太后跟冯太后相提并论,反倒把高英和冯妙莲相提并论,其实大错特错! 如果元宏临终不杀冯妙莲,冯妙莲就是胡灵太后,北魏灭亡的会更早。胡灵太后和冯妙莲,这二人都不配和冯太后比。 胡灵太后和冯妙莲是一路,高英和高照容是一路。 高英有些恋爱脑,在残酷的朝廷斗争中,她没背景没根基,不掌握话语权,只有皇帝的宠爱这一张底牌,家世微贱成了皇后还专宠,不遭人恨死才怪! 所以高英才被后世黑那么惨,甚至跟冯妙莲相提并论,元恪专宠于皇后的时候,怎么没人骂于皇后?于皇后是鲜卑勋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