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12节 (第3/3页)
了人,都是唐老爷子的“学生”,有的在复习功课,有的在玩。柴氏唐二婆她们六个正在厨房里准备一家子的饭。 听了唐瑾的问话,很多人的目光都转到了唐老爷子面前,唐三叔也热切的望着唐老爷子。 从学习《论语》之后,家里学生的水平一下子就显了出来,有的学的快有的学的慢,水平一下分出三六九等来。 像唐瑾和唐三叔唐二叔唐五叔都属于学的又快又好的人属于第一等;唐爹爹唐转和唐四叔唐二哥属于第二等,他们学的也很好,悟性勤奋都有,相对来说比起唐瑾他们也就差了那么一些。这两等都是属于特有悟性又特别踏实勤奋的人。 像唐六姑就是第三种,属于有悟性也踏实的人。 像唐四叔,唐五姑,唐大哥,唐三哥,唐六叔,唐大姐,唐五丫这种,就属于悟性也有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踏实肯学的那种中,勤奋上要差一些,结果就比起唐瑾来差的有点远。唐老爷子说这种是第四等。 第五等就是唐二丫唐三丫唐四丫这种就是很有悟性但是特别好动,勤奋起来很勤奋,偷懒起来很偷懒,又不踏实的人。这种人,运气好了考试比第三种人都厉害,运气不好那成绩就不敢看。 唐家的人念书还都是很勤奋的,说不勤奋也只是相对于勤奋的人来说。 第六等,不是没悟性的就是不勤奋的,不是不踏实的就是年龄还小的,或者几者皆有,全被归到了这一类。 所以,一年多以前的时候,他们就分开来教了。 前边三种一起上课,后边三种一起上,唐瑾惊讶的发现给跟不上唐老爷子进度的人授课的竟然不是他娘,而是他爷爷与他二爷。 刚开始上课时他爷与他二爷都不说话,只听着,老爷子也不提问他们。 后来家里有些事必须得男人去干,比如交粮啊,雇佣长工啊,磨面啊,带着家里女人去赶集啊这一类的事,都要有人,他们慢慢的就来的少了,只有闲时了才听。 唐瑾这才发现,他爷爷与他二爷的学识可是比他娘高多了! 一当了老师,感觉他们的气质都不一样了,唐瑾奇怪自己以前怎么半点都没有看出来他们的不同。再一想,其实整个唐家与村子里的人都不一样,他觉得唐家人正常,怕是在村子人眼里,他爷爷二爷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他明白,其实真的不一样。现代的人说话经常用成词,大家都能听懂,他与家里长辈交流无障碍,没意识到这本身就是一种有学识的体现。放了在村子里,有时候说话大家听不明白,因为他下意识的用了成语,别人听不懂成语什么意思,也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了。 唐老爷子一发话,大人们想知道接下来学什么,孩子们只是纯粹的好奇。 “接下来要学的就多了。《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一起学。” 唐老爷子还没有说完,唐四丫在一旁吃惊的叫:“哦~!这么难!” 唐二叔狠狠瞪了女儿一眼,唐四丫就不出声了。 唐瑾对于这一点很理解。 反正字都识的差不多了,意思也懂,基础打好了,现在上“初中”的课程了,当然会比“小学”的课程难很多。 其他人也没有反对的意见。等年后的时候,八个人一起上课,也只有唐六姑一个女孩。 虽然年纪不一辈份各不同,不过大家一起读书有竞争,家里学习的气氛很好。 四门课一起上,虽然每节课讲的没有以前那么多,唐瑾还是明显的感觉到了压力。 他每天早晚各背一个时辰的书,也开始正式练字,早中晚加起来至少要练一个时辰,除过吃饭睡觉那真是天天时时的都在学。 学的快了,很多地方不理解,他就能与一起念书的他爹他三叔他姑他们讨论,讨论出来了也好,讨论不出来了一起去问唐老爷子,气氛还挺好的。 就这样过了三个多月,天气已暖,棉衣换春衫,这一日唐瑾没听唐老爷子的话早睡,而是问了他几个问题,结果第二天早上到自然醒的时候没有睡醒,不想起来。 唐老爷子叫他,唐瑾钻在被窝里,两手拉着被子道:“哎呀,老爷,能不能再睡一会儿,我昨天没有睡好。” 唐老爷子严厉的拒绝了他:“每天按时起,不可养成坏习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