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易,主唱种地_第19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页 (第1/2页)

    揉面是个枯燥且乏味的过程,段羽安揉到怀疑人生,他抬起酸胀的胳膊,想问祁乐要揉到什么程度才算可以,却发现对方又和上次一样,正出神的望着窗外,像是在想什么事情。

    昏暗的光影投在祁乐的侧脸,寂寥而清净,眼神依旧黯淡无光。

    这一次,段羽安没出声打扰他,低头继续和面团作斗争。

    ……

    段羽安辛苦揉面的样子,让祁乐想起了第一次和外公学做菜时的自己。

    当时外公也是给他一盆面粉,教他如何使力,如何判断面团程度。

    外公告诉他:“要用心去感受面团在你手下的变化。”

    “每样食物,都有自己的特性。你要做的,就是去了解这个特性,把它完整呈现出来。”

    方晓琪猜测祁乐在食物中加了药物,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其实是猜错了。

    实际上,祁乐并没有在食物里添加任何东西,甚至他给段羽安的每样食物,从大米到小麦,都是新鲜且无添加的,半丝杂质都没有。

    那为何段羽安在他这就不排斥食物了呢?

    答案很简单,是期待感。

    从祁乐问段羽安“饿不饿”的那一刻起,他就有意识的在降低病人对食物的期待感。

    问一个厌食症患者“想吃什么”或者“吃不吃某某某”,是绝对被禁止的。

    因为患者会通过这些问题,联想起食物的样子或味道,进而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

    最温和的方式是只对病人本身的感觉提问:饿,还是不饿。

    不饿,就暂时不吃。

    饿,那就进入到下一步治疗——回归本质。

    所谓回归本质,就是让病人去接触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食材。

    从食物的本质出发,透过病人的嗅觉,视觉和口感想象三个方面,去接受食物最原始的样子,重置他们对食物的认识。

    说通俗点,就是用心去感受每一样食材。

    等到初级接触完成,病人对食材不排斥之后,便才是最后的重头戏:延迟反馈。

    上次的煮粥如此,这次的揉面也是如此。

    祁乐刻意让饥饿状态下的段羽安,去全程参与整个烹饪过程,既消耗体力,也在增加他对食物的渴望。

    这种近在眼前,却又求而不得的煎熬等待,会将病人进食的欲望无限放大。

    对食物的期待感被降低,进食的反馈又被延迟,直到最后,大脑里只剩下一个本能的念头:吃。

    这一套治疗方法是祁乐的外公潜心研发出来的。

    祁乐回到石尾镇,跟着外公住了一年多,见识过他用这种方式,治好了无数个被厌食困扰的病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