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_[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57节 (第2/3页)

不罚你,就看你能给朕拿出个什么解决办法来了。”

    恐吓完涉事官员,洪武帝又表扬了一下参与到送温暖活动中的功勋子弟。

    傅忠的父亲傅友德不在,但大部分被表扬的小孩家长都在。听到夸奖后,家长们纷纷表示为陛下分忧是本分,这不算什么,但实际上一个个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尤其是几个淮西将领。

    淮西武官和浙东文官集团本就带着点天然对立,淮西武官有不少都是和朱元璋从小一起长大的,后来跟着他从军一路积累军功,浙东的文官集团则大多数是在后期圈地盘的时候带回或者是自己投奔的。

    咳咳,举个不恰当的比喻,那就是竹马和天降之间的关系,加上文武天然就不对付,感情自然好不起来。

    这次闹事的虽然不是浙东是江东,但也差不多啦,哎嘿,文人自己闹文人的事,然后他们武将去帮忙解决,这感觉怎么就那么爽呢?

    不少武将的嘴角那是压根就忍不住上扬的趋势呀。

    洪武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予置评。

    朝臣之间的良性竞争并非坏事,有竞争才能有进步,宛如死水一潭的你侬我侬才是麻烦,那说明这个朝廷已经没有任何活力了。

    虽然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但天然政治嗅觉敏锐的洪武帝一抖袍袖,重新走回了丹陛之上,他于皇位上落座,大手一挥,挡住了目露凶光的咆哮雄狮:“还有何事要禀?”

    下朝路上,一个武官百思不得其解,他上前两步,拉了拉自己的一个同乡好友:“陛下怎么没提那几个学子啊?咱家的小子虽然被傅家小子一起拉过去给人帮了点忙,但这事终归是那几个学子搞起来的。”

    “不夸就是最大的夸。”他的同乡高深莫测地一笑,见这人不开窍,指点道,“若是陛下夸了,你现在可还会好奇?可还会为他们抱不平?”

    武官思考了下,很诚实地摇了摇头。

    “这不就对了!”同乡笑眯眯地分析道,“而且,你莫要忘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可是本届考生啊,要是中了,他们就是咱们未来的同僚。你想想,现在他们还没考试就已经在陛下心中留下了一个好印象,这是不是已是天大的奖励了?”

    有道理啊!武官恍然。

    朝堂内的官员算上吏员,光是在京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算上全国的大小文武就更是不得了,就算洪武帝记性了得,又能记住多少?

    尤其洪武帝还是行伍出身,这注定了他更倾向于关注和他一起上过战场的武将,文臣若非惊才绝艳之辈想要被洪武帝记住,那是难上加难。

    而现在,这些个学子还没有步入官场就已经在帝王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这的确能算得上是最好的嘉奖了。

    在王权时代,能被皇帝记住名字,只要自己再有点实力不要做糊涂事,一般来说,想要得个平步青云、光宗耀祖,根本算不上难事。

    其实,这些还是显性的好处。

    武官的同乡垂下眼皮,最可怕的是隐性的。

    这个考生可是向所有的贫困考生卖了个好,而且他是拉着人搞事,还搞成了。无论这些学生是否考中,他都得了份善意,最关键的是他在那些人心中留下了跟着他做事能有好处的潜意识,这点在官场上是极其重要的。

    学生时代的人情和信任可和官场上那些因为政治上的考量而形成的利益同盟完全不同,就和他们武将一样,朝堂上关系再好,也比不上一起扛过枪、拉过弓交换过后背的同僚。

    这小子,如果考得好一点,说不定新生代中的领头人就是他了,只是……

    可惜咯,听说这小子是云南来的,就连他这个武官都知道那地方穷乡僻壤没什么好老师。读书没个先生,靠自己能出什么成绩?

    这也算是常见的情况,一手好牌,却遇上了个手艺不行的出牌人,最后只能烂在手里。不过对他们来说倒也不是个坏事,好歹文武不和啊……

    同乡摸了摸下巴,忽然感觉身边有些安静,头一扭便发现身边已经没人了,不知何时原来走在他身边的那武将已经欢天喜地地拉着同样有儿子被夸奖的官员在那里嘀咕开了:“那小书生能来事,花了那么点钱就能得陛下夸奖,咱要再去砸些钱,看看那小书生能不能带着咱们家混小子飞一把。”

    同乡:“……”

    同乡快步上前,踹了那老小子一脚:“你这老小子冷静些,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人家到底是考生,我们是朝官,私下结交不太好。”

    “那我让我儿子……”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见一天子近卫小跑而来,绕过众人站到了走在最前面的徐达面前躬身作揖道:“魏国公还请留步,陛下请您于谨身殿觐见。”

    谨身殿啊……

    一听到这个名词,有几个和洪武帝走得比较近的官员嘴角便微微抽动了一下。徐达自然也属于走得近的人,但作为武将中脾气最好的人,他只是微微颔首,与同僚告罪一声后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