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节 (第1/2页)
第65章 12 两个节目之后,大幕缓缓拉上,主持人出场串词,左薇四人各就各位。 “快快快!”班长吩咐两个后勤,“布景放下来!” 巨大的布景哗啦哗啦,滚到了地上。 班长又和黄薇一起将一个放着大灯笼的高台推到了舞台右侧,再从后面搭了个台阶,供左薇上去。 姚佳彤同时在地板上摆好假的荷花跟荷叶。 这一切做完,飘渺的烟雾也从舞台左右两边流淌而来,整个舞台,瞬间白雾弥漫,仿佛真的变成了河流。 “上去吧。”郭静示意左薇,“加油。” 左薇走了几步,忽然转身,对郭静提议:“要不,一会儿我们都不戴面纱了吧。这样更方便。” 戴不戴面纱的问题,她和郭静至少纠结了三天,之前好不容易敲定要戴了,临上场的最后一秒,她又改变了主意。 郭静没有任何犹豫:“行!不戴!快上去,时间来不及了!” 做完了最终的调整,左薇拿着小提琴,赤脚走向了高台,又从灯笼底下钻了进去,摆出一个婀娜的姿势。 虽然已经彩排过四五遍,但第一次正式演出,她的心里仍砰砰乱跳,握着琴的手心都冒出了汗。 姿势刚摆好,前面主持人报幕结束,大幕缓缓拉开,舞台上的灯光一黑,所有景色都陷入一片黑暗。 黑暗中,清唱响起,是周楚禹提前找人录好做背景的《西洲曲》吟唱: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吟唱毕,一束光从灯笼里骤然亮起,将左薇的影子投射在了灯面上。 黑漆漆的舞台上,高处突然出现了一个白色大灯笼,灯笼里,还印着一位古代少女的剪影,这个登场,看的台下观众一片“哇”,情不自禁就鼓起了掌。 哟西。 开头不错。 左薇在灯笼里站直身子,开始拉琴。 琴声悠扬,娓娓道来属于少女的相思。 与此同时,吟唱也随着她的琴声继续响起: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随着“清如水”唱完,整个舞台的灯光大亮,“嘭”的一声,一袭白衣,还戴着古装头套的周楚禹吹着长笛乘着一艘小船翩翩从舞台左边驶出。 配合着满地的烟雾,红荷花绿荷叶,背后的江南水乡布景,台下又发出了一阵“哇”的惊叹。 趁此机会,左薇“嗖”的一声,使出吃奶的力气,将套住自己的大灯笼朝幕后丢去! 其实一开始设计的时候,这个灯笼应该是自动打开,接着露出里面的左薇的,奈何周楚禹他们技术有限,怎么也做不出来能将灯笼自动打开的机关,没办法,只好让左薇自己手动去丢灯笼,挑的正是所有人注意力被周楚禹的出场吸引走的这一瞬间。 左·大力士·薇不辱使命,极其粗鲁地完成了这个任务。灯笼丢完,随即又装成一副仙女的样子,面带笑容地望着底下的观众。 远处小船上瞥到这一幕的周楚禹暗暗松了口气,这才敢偏过身子,与左薇遥遥相对,琴笛和鸣。 长笛与小提琴的音色缠绵在一起,舞台上吹起了风,将二人的发丝衣袂吹起,也带出了第三段吟唱: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今日栏杆头。” 吟唱毕,舞台的右边出现了一节回廊,好似临水而建,呈半圆形。而张伟和郭静则敲着三角铁从曲折的回廊里走出,仿佛是被外面那琴声和笛声引出来的,不由自主也加入到这场演奏当中。 第四段吟唱,也是最后一段吟唱,就这么响起来了: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最后一句唱完,灯光也渐渐暗了,所有人都定格在最美好的那一刻: 乘着小船的吹笛少年,赤着脚站在高台上的小提琴少女,以及,回廊里敲击着三角铁的郭静和张伟。 大幕缓缓合上,宛如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