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9页 (第1/2页)
那么一旦摄政王逼宫成功,符若初觉得自己的小命就悬了。此前她向摄政王投诚,只有《山海图》这一个依仗, 而且是一旦找到了东西,她也会被卸磨杀驴。但是如果摄政王当了皇帝,宣告南昭皇权正统, 新帝势败,那么摄政王下一步肯定是挥师北上。 身为北燕质子的符若初,不是被当场祭旗,也大约会被软禁,成为摄政王压榨北燕的谈判筹码。她若还在南昭,被摄政王抓住了,那她的小命就全都在摄政王手里捏着,无非早死晚死。 而且以摄政王的谋算,无论是否马上逼宫,派点刺客杀手袭击在外游玩的北燕质子都是必行的一步棋。成功了永绝后患,没成功则可以搅乱北燕的派系斗争,栽赃给北燕人,引北燕内斗自顾不暇。 在这种大局之下,那个传说中的《山海图》其实已经不是重点。当年摄政王没有山海图还不是照样干掉了益亲王,成为了摄政王? 同样的道理,作为新帝左膀右臂的江咏歌,处境就更危险了。摄政王若是逮住了符若初或许还能暂时留一命,若是找到了江咏歌,肯定是格杀勿论的。 江咏歌得到消息第一时间留下替身,乔装往杭城返,怕是也与符若初一样,都是无奈之举。不跑,就等着刺客找上门来要命了。 既然是乔装,符若初和孟如川都是穿了普通客商的衣服,两人骑马在明处,影卫也只带了影十三和另外两名高手在暗处尾随。 明面上就她与孟如川两个。晓行夜宿,避开大城镇,只走小路。还好孟如川当年也是去过越州的,对往来杭城与越州的道路很是熟悉,知晓各种荒僻的捷径。 跑马五日,就回到了襄州附近。在这里如果不换成船只走水路,那么就需要渡江,到对岸继续走陆路。从襄州出发的船,并没有符若初信得过的人,而且通杭城的水路要道,定然是摄政王防范的重点。所以他们决定渡江,继续从陆路返行。将来依赖轻功从杭城外翻龙隐山的一道绝壁,再悄悄回到城潜伏起来静观其变。 他们不敢走襄州城和附近知名的官方大渡口,而是去了偏僻的三里渡。 这地方浅滩大,河下礁石也多,不利于大船停泊,虽然自古就有渡口,也只是小船和往来两岸的村民图方便,并没有成什么规模。 人少,村民质朴,往来的都是普通小本买卖的客商,在这里渡河比大渡口便宜。 其实按照孟如川的建议,是应该泅水渡河,就在渡口不远处有一大片浅滩,从那里下水,游到对岸,用不了半个时辰。 符若初却不想泅水,她游泳的水平不高,也怕衣服湿透了有暴露女儿身的风险。更何况孟如川连日奔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