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_第8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节 (第1/3页)

    果然,即便换了一个时空,战况依然如故。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有了文岚的介入,华国准备得更为充分,食品等物质充足。

    战争上,华国士兵摧枯拉朽一般,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了印军的防线。

    整场战争,印方根本没有丝毫还手之力,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1860年在圆明园放火的那支部队,也因为老首长说的“扫了他”三个大字,而顺利地灰飞烟灭了。

    当时,西方记者们的描述是:华国军队打印三,就像“热刀子切在黄油上”。

    11月1日6时50分,边境东线战场发起了一次攻击。

    所在的连队投喂完全部的手榴弹后,庞国兴就参与追击作战。但是大雾弥漫了整个战场,庞国兴迷路了,只能模模糊糊地继续朝着发出枪炮声的地方奋勇前行。后来,他遇到了同样走散了名战友结成了临时的战斗小组。

    这是4人小组无意间撞见了印三一支超过300人的炮兵营,于是他们发起了进攻。庞国兴小组一开枪,印军竟然一击即溃,一众人等鬼哭狼嚎着逃跑了。追击过程,庞国兴他们虽然中途走散了,最后居然仅凭3个人连续战斗了15个小时,深入对方阵地7.5公里,击毙7名印军,缴获大量武器甚至包括火盆7门、推土机2台、汽车2辆。而且,小组成员各个毫发无损。

    事后,庞国兴在战斗报告中留下一句名言:“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前线失败的消息,传回了新德里。印三的贵族们慌了,印三上下一片惶恐,首都甚至开始构筑工事,人们纷纷逃离城市。

    按照原来的历史,因为目标战略已经达成,后勤补给也经不起消耗,华国单方面宣布停火,同时释放了全部俘虏,并完整归还了大部分缴获的装备。

    可惜,印三好不领情,反而通过《防卫法》允许“对任何拥有敌对国家血统的人进行逮捕和拘留”。

    因为这个法律,在印数千华侨被关入集中营,遭受迫害致死或者被驱逐出境,几乎所有被拘禁者的财产都被掠夺。

    这一次,大家吸取了教训,除了把欧美和苏联支援的先进武器带回去研究一二之外,顺便把印三沿线的哨所和军营予以清空。

    其他武器,则交由国家特殊人员,通过特殊渠道,交到某些人士手上。

    把北部反复深耕后,华国人士才有序地撤回国内。

    撤退,倒也不是因为心善。实在是那边一年就一两个月的晴天,后面就是长达数个月的大雪封山天气。即便是抽调了本地部队,后勤补给依然是个大问题,根本不利于长期作战。再者,西南不是我们的战略方向,不值得投入过多的兵力。当然,过多的涉入印三事务,必然会给苏联和米国带来不必要的攻击借口。

    以一次战争,终结所有的战争。

    印三上层缓解国内矛盾的政治意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被揍得鼻青脸肿,直接冷水浇灭了雄心壮志。

    这次,在家门口被一锤再锤,终于没有一个印三人敢再继续叫嚣。

    终于,华国的边境恢复了往日的和平。

    人们的注意力再次转回国内,重新检讨这一年的政策得失,商量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国民经济增长率。

    就这样,当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古巴附近的海域时,东方的小规模战斗已经拉下了帷幕。

    当人们的神经绷到了极致,“胆小鬼”对决到了最高潮。

    是战,是和?

    一秒钟,将决定整个地区的命运。

    10月24日上午,当苏联船只即将贴近米国军舰的时候,它终于抛下一条巨大的铁锚,缓缓停了下来。

    消息传到白宫,欢声雷动,很多人终于恢复了呼吸。

    虽然中间有所反复,但经过协商,苏联和米国最终签订了四条协议:

    1、 苏联核导弹撤出古巴;

    2、 米国承诺不入侵古巴;

    3、 米国6个月内撤出在土耳其和意大利布置的中程导弹;

    4、 上面第三条必须保密,否则协议作废。

    11月20日,最后一批苏联导弹和轰炸机撤出了古巴,肯尼迪同时下令解除了对古巴的海上封锁。

    与此同时,暗地里,看有被单独暴露在最前线的风险,英国便立刻终止了雷神导弹的布置计划,并在1963年全面撤装此类导弹。

    这场全球瞩目的核战危机就此宣告结束,苏联和米国秀了肌rou后又果断地保持了克制,只是“彼此眼珠对着眼珠瞪了一下”,却理智地按下出拳的冲动。

    地球和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在毁灭的边缘走了一遭,幸运地保持了下来。

    后世,关于古巴危机双方的胜负,众说纷纭。

    但可以确认的是,古巴危机成为博弈论的经典教材。

    数十年后,文岚的选修课本上,依然有着对峙双方兵力、心态、所求和所得的细致分析。

    虽然没有当事者的正面资料,但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一切,依然是各个学科的绝佳分析材料。

    而对于文岚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危机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