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_第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节 (第3/3页)

所知。

    “但是,因为这件事,你舅舅跟家里大闹了一场,带着你mama偷偷离家出走了。44年10月的时候,你舅舅的大伯父带着一部分家人搬到香港。但,我收到的书信说,49年初的时候,他们家一部分人搬迁到台北。50年9月的时候,我收到信,说你舅舅大伯父一家准备搬去米国旧金山市。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之后,本来说安顿后就会来的信,再也没有寄过来了。我问了香港的亲友,也没有人收到他们的来信。再后来,我们就失去了联系,再也没有通过信。所以,我也不知道秉诚去了哪里。”

    说话间,金老爷子领着文岚进了内室,挑出几封旧信,递给了文岚。

    文岚打开信,泛黄的信纸,信边的花纹依旧可以看得出质地非同寻常。

    这几封书信,都是老式竖写繁体字,看得文岚颇为辛苦。

    这种亲属之间的往来寒暄信件,关于熟人的问答就占去一半的篇幅,除去商业事宜后,关于家族自身的事情只要区区几行。

    那几行内容中,正是表达他们因为意见不和,对前途判断的不同,大家决定分家各自前往不同地方生活。

    后面的一封信,便是传说中的大外祖父告知,为子孙后代的教育着想,他们决定搬去旧金山。

    信末,留下联系地址,以期再见之日。

    不料,这个再见,却变成了20年未见。

    不仅故人不复相见,就连音讯也变得全无。

    这点,文岚对着了世界史上的时间点,便知道了缘由。

    1950年至1954年间,麦卡锡主义在米国泛滥。

    他们恶意诽谤、肆意迫害疑似□□和民主进步人士,排挤不同意见的人,最后演变成迫害一切有不同政见的人。据统计,有2000多万美国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当时,米国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

    麦卡锡手中还挥舞着所谓的间谍名单,无端指责的还有在战时和战后参与对华事务的知名人士,查禁甚至焚毁一切他们认为可疑的书籍和杂志。

    在这种气氛下,左翼作家白劳德、史沫特莱等75位作家的书籍全被列为禁书,甚至连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史莱辛格和幽默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也被列入危险书籍之列。

    约翰·埃德加·胡佛下令联邦调查局秘密收集卓别林的情报并建立了一个秘密档案,胡佛还试图将卓别林驱逐出境。即便是20年之后,1972年卓别林他与他的夫人短暂回访米国来领取奥斯卡荣誉奖。尽管卓别林是受米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邀请回到美国的,美国当局只给他发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一次性入境签证。

    白种人境况都如此严峻,更何况亚裔人士,尤其是华裔。那些年,成千上万的华裔和亚裔被怀疑为间谍。他们不仅被非法传讯,不准寄钱给国内的亲人,甚至被禁止公开谈论自己的家乡,还有不少人因被指责同情□□而受□□、被驱逐甚至遭暗杀。

    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也因被指责在战时参加了米国□□的活动,受到了联邦调查局的传讯。此后,钱学森多次发现他的私人信件被拆,住宅电话被窃听,他的国家安全许可证也被吊销。钱学森本人及其亲属,一直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的监视。由于受到米国政府的限制,钱学森回国时不仅没有带回任何研究资料,甚至连一些私人生活物品都未带回。

    在这种大环境下,新移民们,类似关博睿家族这种情况,绝对不肯定能与国内亲人有所联系。

    所以,一入米国,渺无音讯,才是常态。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年代的人,对于婚姻和女性的看法,跟现在的人相距甚远。

    1944年,为了躲避日军,家里人四处逃散。

    就有族人指责我曾外祖父:“女儿那么大,怎么还跟着父母逃难?得赶紧找人嫁了!”

    那时,我奶奶才14岁。

    就因为这样,我奶奶嫁给我爷爷,跟着婆家人一路躲兵灾。

    ☆、一点小忙

    金老爷子坐在一旁的紫檀椅上,隐在窗棱的阴影之下,神色未明。

    文岚拿纸笔抄下地址,打算找个机会,亲自过去探个究竟。

    这么容易就找到知情人士,实在是大大出乎文岚的预料。

    文岚藏好资料,准备打道回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