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节 (第4/4页)
一个小型的蘑菇棚,里面规则地摆放着前期时间已经清理好的树段。附近的杂草树根早已经清理干净,地上用来杀菌用的石灰粉痕迹依然十分明显。 文辉用刀具撬起一块树皮,戳出一个种植孔,文雅便挑起一小坨香菇菌塞进去。等他们处理完毕,文彬便和彦涛分别将种植孔封好,把那些撬起的树皮全部塞回去,逐一敲平,然后密封好。 这样逐层做好防护工作可以防止雨水和部分害虫进入种植孔以免影响香菇的生长发育。此外,密封好树皮还可以减少树皮的水分流失,维护菌种的活性。 逐一确认后,彦涛便与文彬合力把树段抬起来,面朝蓝天斜靠在棚架上。 文岚、彦君和文榕年纪小,力气不够,便带着小工具把蘑菇棚里里外外的杂草再清一次。顺便给蘑菇棚附近栽种的丝瓜、南瓜和红薯等全部清理一下杂草,搭上简易的小支架。这些可都是文岚之前在菊刀国特意找回来的良种,交给关博睿做测试,看看与国内现用的种子区别有多大。 当三小只再踏进蘑菇棚时,棚内已经整整齐齐排满了木段。粗粗看过去,跟文岚印象中的传统蘑菇养殖场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除了大棚更为简陋一点,用料更为粗糙一点。 香菇种下去,就代表着文岚的蘑菇养殖计划正式进行实cao阶段。能否在本地扩大影响,可否进一步推广科学养殖和其他改进的良种,全看这次的成败了。 文岚心里也没有底,别看她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其实内心十分惶恐,生怕辜负了关博睿的信任,浪费了家人的一番心血。 文岚一日三次到访两个蘑菇棚,查看菌丝生长情况,忐忑不安地等待审判结果。 一直到到第16天,文岚查看树段时发现某些种植孔周围长出一圈白色。此时,文岚终于放下心中的大石,可以开怀大笑了。 因为哪怕只有这些树段能够顺利长出香菇来,这也表示,最起码,香菇种植技术已经成功一半了。 明年,这里便可以建起更多的蘑菇棚,长出更多的香菇。 如果实验成功,未来国内的餐桌上就将增加一道新鲜菜。 ☆、末日饼干 自从种下香菇后,李文辉便多了一个爱好,逛蘑菇棚。 香菇种植,大大激发了文辉的学习热情。 文辉不仅翻阅学习家里所有与农业相关的书籍,还每天上下班前后都到蘑菇棚里走上一遭,用事实对照课本学习新技艺。对照着香菇养殖资料,文辉逐一梳理里面的要点,不时向两位长辈请教材料里面的专业词汇。不认识的字词一个一个地学习,不明所以的专业词汇硬生生地啃了下来。各种学术名词,专业的学术流程,各种拦路虎,文辉凭着兴趣爱好,靠自学,硬生生地背了下来。 文岚见他求知若渴,干脆送了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本《农科基础知识》,让他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农业知识。虽然在某些人看来有点不务正业,但是技多不压身,哪怕仅仅是回家探亲时传授给家里的亲属也是一件幸事。 渐渐地,资料熟悉得越多,文辉对香菇相关知识就掌握得越全面。一个多月后,文辉已经基本可以根据资料,对照判断香菇菌丝生长的情况。关博睿把干脆把蘑菇棚托付给文辉照看,自己只是偶然过去查看一下菌丝长势。时间长了,哪一天因为特殊原因未能到蘑菇棚里逛一圈,文辉便觉得浑身不自在。 菌种植入后,起初一段时间,所有的培养基都没有任何的变化。半个月后,部分培养袋才隐约出现一点白色,这便表示菌种已经成活开始生长了。 可惜,好景不长,刚没欢喜几天,在循例核查的时候,文辉就发现最上面一层有个培养袋居然出现灰色斑块。接着,又在另外一袋里发现了红色斑块。 出现杂色菌斑,便表示这个培养袋种菌失败了。 文岚嘟着嘴,翻看确认培养料已经被杂菌污染后,只得闷闷不乐地把这两袋培养袋全部毁掉。 从发现第一袋杂菌后,基本上每隔两3天,文辉便过来把全部的培养袋翻查一遍,把所有变成红、绿黄、黑等色的培养袋全部处理掉。等到菌丝发育后期时,培养袋只剩下区区不70袋,损失将近四分之一。幸好后面一切都在往往好的方向发展,否则文岚只能承认此处接种失败,等到秋季再来一次了。 在试验香菇种植的同时,文岚也在继续着自己的全球觅食事业。 香菇虽好,但也不能当饭吃。更何况,即便明年能够局部推广食用菌养殖,也改变不了此时此刻粮食紧缺的现状。所以,于情于理,文岚也不可能停下自己的脚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