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页 (第1/2页)
入京为官后,从五品言官到二品大臣,这其中又经过了四年的岁月磨逝。 自天和十年他修告婚书送至林府,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年,可他膝下,至今仍然无一子嗣。 而距离他三十而立,也只差两年。 廊平毒杀一案,牵涉人命十三条。 全家老少十四口,除却因故外出的一位长子外,其余皆都死伤殆尽。 遇害的是三代同堂的小户人家,廊平本地人士,靠劳作营生,务农为本。 孙姓。 廊平位于北绍以东,与吴国临界,本是富庶之地。 当年五国来犯,吴国便也是其中之一。 战火蔓延,争夺厮杀处,也正是廊平。 尽管是这样的兵连祸结,可廊平依然屹立安稳,丝毫未有狼狈残破之态。 祥和平静。 像这样的灭门谋杀案,少说也是几十年难有一次的大案。 事关多条人命,恶性非比寻常。 县衙查案无从下手,处处遇阻受碍,当地的县令闭门琢磨了三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将此案上书给了廊平郡守。 请求协查。 文书送至廊平郡守府,得知案况后的郡守大人慎重其事,立刻着手开始调案审查,不遗余力。 然而,这孙氏一家,一夜之间暴毙。 无人证、无线索、无蹊跷、甚至连案发前几日的异样,也无人说的上一句。 案件艰难地查了十日有余,毫无进展。 郡守大人日日如坐针毡,越查越是寒毛卓竖。 除却知晓这十三人是死于砒。霜之毒,其他皆都查无可查。 哪里来的毒?怎么下的毒?会是什么人下毒? 一无所知。 眼看孙家人的尸身在义庄不能再继续放置下去了,郡守大人一咬牙,战战兢兢地也将此案往上禀了去。 案件几经辗转,最终上书至廷尉院,到了贺同章的手上。 他知晓此案的当晚,文书慌乱收起,连夜赶至廊平,待了半月有余。 依然无功而返。 奇怪的是,案件既未查出结果,他也未再继续上书给朝廷,只默不作声将此事给压了下来。 仿佛闻所未闻。 最后,还是廊平郡守上书询声案件后续,被赵奉常无意得知,随即利灾乐祸地禀给了太后,顺带参了一本贺同章失职之罪。 哪曾想,失职的罪责还未降下,贺同章便主动把案子给担了下来,认了罪名。 并且一五一十的交代了作案的详细,让人挑不出任何漏洞。 突如其来,极其难料。 失责直接变成了杀人重罪。 他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