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第1/3页)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七月初,八座城门重开,苏州府水陆纵横交错,一时间地上走的,桥上过的,河里浮的,熙熙攘攘喧闹冲天。适逢七曜重日,渡过疫劫的人们张灯结彩,硬是要把牛郎织女相会的柔情佳期提前过成小年。 团扇还未收起,谢溶溶便跟着谢夫人走了趟亲戚,左右推脱不过,毕竟家里两个姓谢的至少得去一个。老爷们的面子大过天,谢宝林半生得意,在泥塘边耍了二十年嘴皮子,未等出淤泥而不染成功上岸,被本请封的折子绊了个狗吃屎,别说去岳家现眼,他近日走过最远的路,就是赶早去巷子口买油条吃。 谢溶溶仿佛又回到了出嫁前,她娘说东不敢往西的日子,靠在门框上蔫蔫地看苁枝收拾包袱,时不时甩手指点一下江山—— “沙包带上。” “还有糖盒,糖盒别忘了……” 谢夫人转进屋,站在她身后冷不丁开口,“你什么时候出门买的沙包?” 苁枝听见后头也不敢抬,手上忙活得翻出花来,把几粒手指圈大的碎布头沙包还有她点名要的泥人埋进最里面。 谢溶溶腰间挂着一个金丝掐的四方珍笼,只有拇指盖大小,里面塞了两颗镀铜的圆珠子,一走一动叮铃铃响。她捂在手心里不让它发出声,脸不红心不跳, “早就有了,一直压箱底,前些日子翻出来的。” 谢夫人深深看了她一眼,临走前提点道,“哪有那么多收拾的?住两个晚上,来回路上就要半天。” 谢溶溶把她推出门,口中敷衍,“知道了,不就怕路上没事做。” 七月初叁一大早,谢溶溶陪着谢夫人去往吴县外祖家小住。永徽帝在位间,宁太爷时任正叁品太常寺卿,因着宫里隔叁差五就要举办法会礼祀,颇得圣心,宁家子女各个风光嫁娶,即便是老来致仕,举家搬回吴县祖宅也威名不减。 老人家一生与礼教打交道,私底下却是最温和宽厚之人。他冲谢溶溶招招手,嘴里的牙豁了一半,像个瘪嘴老太太,“溶姐儿,来让阿爷看看。” 谢溶溶眼眶湿热,每走一步都好像矮了几分,等她跪在太爷面前磕完头,趴到他膝上时,恍惚又变成了扎着垂髫小辫被外祖抱在怀里读书的小丫头,不曾长大,也未经风雪。 谢夫人在一旁拭泪,鼻子酸涩,“可叫阿爹见到了,您瞧见我都没这么乐呵。” 太爷的眼睛也不行,举着手在谢溶溶发顶晃了晃,落在一片稠密的云鬓上,笑眯眯道,“那不一样,溶姐儿比你乖。” 宁宅和乐融融,此时百里外的金銮殿上剑拔弩张。 吐蕃赞普朗达五年前向东周求娶一位公主,借与周皇室联姻掣肘跃跃欲试的小邦,朗达诚意极深,在信中言明,公主踏足吐蕃王庭之日,将拱手奉上龟兹以西的疆土,连带弱水以南,历来与肃、凉、甘州有边境之争的吐谷浑也可商榷。 朝中几乎一边倒地赞成与朗达的婚约,彼时宫中没有适龄的公主,放眼宗室符合条件的女子也寥寥,只能矬子里面拔将军,选了样貌出身都不差的清河县主替之,送嫁的随行主事不是别人,正是新科探花沉之邈。那之后新帝即位,徐太后临朝,内阁六部洗的洗换的换,沉之邈时年二十五,任叁品礼部左侍郎。吐蕃一行,他自此平步青云,在众人眼里,那条从金陵西去的漫漫长路,正是多少仕子半生不可求的际遇。年纪尚轻,家世显赫,熬上几年外放回京,接替入内阁也不是不可能。 他身着紫色雀纹朝服,除冠持笏,深深拜倒在金砖上,对着两眼茫然,半脸麻子的小皇帝沉声道,“臣沉之邈,叩请圣上下旨,恭迎公主圣驾归京。” 朝堂一片轰然。 不日前英公主来信,朗达抱病怕是熬不过七月,王弟赤葛尔不仅对皇位虎视眈眈,更透露出兄死弟及的念头,叁番两次暗示她改嫁。英公主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