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页 (第2/2页)
他们在北边路子确实广,不过咱们京城第一大杂货铺子的身价不能低了。” 鲍康摸了摸小胡子,笑得一团和气:“小的明白。” “等宋钱回来了,你们聚一聚,我有些事要交代你们去做。” “待宋掌柜回来了,小的自去见他。” 鲍康虽然管着分店遍布全国的杂货铺子,却不像宋钱似的到处跑,因此他们见面主要看宋钱。 “他很快就回来。” “是了是了,大东家的生辰便在眼前。”鲍康站起来冲宣和拱手作揖:“小的提前祝大东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事事如意……” 宣和打断他:“差不多得了,还这小半个月呢。” 鲍康坐回座位:“您有所不知,小的听说京中的同僚们都已经为您备好了寿礼,宋掌柜还亲自去了蜀中。” 宣和的生辰,手底下这些掌柜们自然都要有所表示,皇帝过生日那叫万寿节,举国庆贺,各自官员都要献上寿礼。 宣和过生日则是整个京城的大事,这一日,所有他过年发红包的铺子都要为他庆贺,推出不同的活动,摘星楼更是免费办流水席三天。 宣和自小就是这样赫赫扬扬地长大,这样的场面再寻常不过了,如今想起来倒有些铺张过头了。 他才不到二十啊,他就没听说过了周岁还有这样大cao大办的年轻人。不过今年该准备的估计都准备好了,现在叫停也不好,明年再说吧。 鲍康同他说完便去了别人院子里避人耳目,宣和仍旧在苏婉清这坐着,听她抚琴,脑中思索着如今京中的局面。 想着想着就神飞天外笑了出来,方才鲍康说宋钱去蜀中给他寻宝了,他不知怎的就想到了那《水浒》中的生辰纲,他大小也是个王爷,给他送的寿礼,不知够不够得上“生辰纲”。 片刻后宣和又敛了笑意,他想到谢淳了。 他们年纪差了两岁,生日却只差了一天,谢淳比宣和要晚上一日。自幼宣和的生日,皇帝都会下旨派发赏钱,通常这是皇帝、皇后、太后、太子生辰时才有的事。 中宫空了多年,贵妃又惯有分寸,不愿皇帝为她这般贺寿,皇帝便在宣和生日上找补回来,因而他的生日也算是阖宫庆贺。 而身为正儿八经的皇子谢淳,他的生辰却从来都只有宫中一个照顾他的嬷嬷记着。咸福宫中宫女太监是不缺的,不过没有个正经主子在上头镇着,多少有些不经心,小主子的生辰也无人记挂。 御膳房的膳食每日按时送来,不过惯来是送来什么吃什么,陈嬷嬷便每每领了赏银都要想法子托人换成面送进来,然后为谢淳煮上一碗长寿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