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节 (第2/3页)
四,将来论功行赏,也就不至于一直被圈禁在府里边儿了,甚至被封为贝勒、郡王,甚至亲王也不一定。 九爷很是会为八哥着想,跟他最亲的兄弟就这么几个,哪一个过得不好了,他心里边儿都不好过,更何况依着八哥的才德,落个被圈禁的下场,连实在才能的机会都没有,未免可惜了些。 看着这样的九哥,十爷也没法子说不,他原也是想帮八哥的,只是没想过这样帮。 也罢,想来十四弟应该也不会拒绝,可用的人越多,越是好事情。 九爷的想法,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八爷的想法,有帝王之位在前面放着,他们都不相信四爷和十四会不闹翻。 ******* 十四也不是什么人都愿意用的,只是现在由不得他去挑,能趁此机会摸清楚八哥那边的势力,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儿。 再说了,就算一些人品行上有瑕,但也不是不能用,就如同下象棋一般,总有人要做马前卒,也总有人会被舍弃掉,只看下棋的人如何安排了。 胤祯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棋手,他最大的倚仗不过是自家四哥,有退路,敢冒险,也知道方向在哪儿。 如此就已经足够了。 有八哥亲自开口,有九哥和十哥帮衬着,胤祯很顺利就接收了这些人,在朝堂上,俨然已经跟自家四哥平分秋色,而且两边时不时就有摩擦,看上去虽不如直郡王跟废太子相争的时候激烈,但也互有竞争的。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康熙五十五年,冲突越来越少,近乎于无,而且仔细分析之前一年多所有的冲突,不难发现,两边始终没有大的冲突,并且有些事情上甚至殊途同归。 靠着‘伪敌对’,四爷和十四不光是促成了不少差事,也清理了朝堂上的不少人,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彼此阵营里的一些人。 康熙这才觉得有些不太对劲,竞争、敌对从来都是愈演愈烈,而不是像老四和十四这样,还能趋于平缓的。 第113章 乾清宫这个地方对胤祯来说,已经很不陌生了,当然更让他不觉得陌生的还是养心殿。 皇阿玛传他来乾清宫,脸上又是这么严肃的一副表情,看样子应当是有大事儿要说,不知道是发现了他偷偷安排人造船,还是发现了他和四哥往来的密信。 前者的可能性应该更大点,若是后者的话,那今儿过来的就应当是他和四哥两个人了。 康熙瞧了瞧下方看起来甚是轻松的小儿子,这样怡然自得的状态,确实挺少见的,当年老二来乾清宫,也很少有这么放松的时候,可见是个胆子大的,也是个心思浅的。 越是把十四和老四放到一块做比较,优缺点就越是明显,十四不缺乏干劲儿,也不缺乏勇气,但可能是生活过于顺遂了些,所以心思也浅了些,如果将来真有一日继承大位,他免不了要担心十四会被一些大臣牵着鼻子走。 老四就比十四合适多了,但就是太合适了,也让人放心不下。 “若朕百年之后,你觉得如何安排废太子和直郡王更合适?” 还能如何安排呢,就照上辈子的例子来呗,能用就一定得用,若是不能用的话,也就是给个爵位,在府里边或者是庄子里养老。 胤祯微微低了低头,并没有说对废太子和直郡王的安排,说的是他对自个儿的安排。 “儿臣愿为贤王,将来跟大哥和二哥肯定还要再做同僚,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相信将来必定不会让皇阿玛失望的。” 让四哥犯愁的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但到了皇阿玛这儿,明明有那么合适的继承人在,却偏偏不肯立储,非要搞什么平衡之道。 老爷子的心思,压根儿就不是他这种凡人可以揣测的。 刚好,康熙也是这么想的,他也没办法理解十四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东西,明明局面已经一片大好了,可以说不输老四,老八之前留下来的那部分班底,基本上都给了十四。 跟当年的老八比起来,十四的名声或许是差了几分,但是出身要比老八好,也足以弥补名声上的不足了,更何况名声这东西本就是人吹出来的,十四若是愿意,也完全可以效仿老八当年的子,名声这东西花银子、用手!手段也是可以弄来的。 可站在这么一个位置上,还想着要做贤王,到底是脑子里进水了,还是压根儿就没长那根筋。 “你可要想明白了,当年福全也说愿为贤王,做贤王如何,你看看已经逝世的福全,就应当明白,贤王不是那么好做的。” 说起来,皇阿玛口中的‘福全’还是胤祯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