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节 (第2/3页)
松了一口气,他刚才还以为盛慕槐出事了,没想到竟然是个好消息。
“当然要拜了。” 盛春说:“槐槐,学任何一个流派都不是让你跟着师父死学,不管什么流派,最终的目的都是塑造好戏中人物。范玉薇擅长花衫,闺门旦和刀马旦,这都是你要和她学习的地方。我们辛派则是以泼辣旦,玩笑旦,刺杀旦和鬼魂旦为特色,你也别丢掉。你只有把眼界放宽,艺术道路才能变宽。你的辛派不用和我的辛派一样,我的辛派也绝不跟杏花雨先生的一样。”
“爷爷,我懂了。”
“范玉薇是很好的角儿,和她好好学。” 爷爷说完这句,两人还没来得及再聊点家常,时间已经到了,电话自动挂断。
盛慕槐拿着话筒愣了两秒,才把话筒放回去。
第二天是《白蛇传》在天津的最后一天演出,去剧场的路上,一起做义工的同学拿着一张报纸对盛慕槐说:“慕槐你的照片上报纸了!恭喜你,我看你要出名了。”
盛慕槐接过报纸,上面有一张她扶住小青,手指许仙的照片,标题是:“十五岁白娘子惊艳天津卫——首都戏校冉冉升起一颗新星。”
她用很快的速度浏览了一遍,里面的溢美之词让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她把报纸递还给同学:“记者写得太夸张了,要想好好演戏我以后还是别看这些报道了。不然我飘到天上去,你们还得把我给拽下来。”
同学说:“我看他们写得挺对的,再说你再怎么飘还能有俞雁以前飘?谢天谢地她不演了,不然我们都得被她当小厮丫头使唤。”
盛慕槐和柳青青都笑了。
盛慕槐不看报道,不代表别人不看。首都戏校《白蛇传》十分精彩的消息还是在戏迷圈子里散播开来,还没去上海,三天的票都被卖光了,中国大戏院想挽留首都戏校多演几天都没有档期。
盛慕槐下完戏,特意换上那天范玉薇给她买的衣服去第一饭店找她,恭恭敬敬地告诉她,自己已经和家里的长辈聊过了,长辈很支持她跟范玉薇学戏。
范玉薇很高兴,她说:“等你从上海回学校,我们就举行拜师仪式。到时候欢迎你家长辈出席。”
第51章
范玉薇带着首都戏校的孩子们到上海继续演出。因为《白蛇传》大获好评, 上海方面的剧院又续签了十五场演出,天津不甘示弱,在上海场后也续签了十场。
如果不是怕耽误孩子们学习, 首都戏校的巡演还能再演几个月。
范玉薇在上海居住过很多年,名声非常响亮, 各方面都邀请她去表演、讲座、吃饭,还有一些老友邀她见面。
白天的时候, 范玉薇就把盛慕槐带在身边, 让她多增长见识, 到了下午就直接用车把她送到天蟾舞台。
这样在上海待了十几天,等离开的时候,盛慕槐已经把上海当时知名的咖啡厅、餐厅、商场都去了个遍,因为陪范玉薇逛街还收获了旗袍三条连衣裙两件,都是不容拒绝的那种。这或许就是大佬的宠爱吧。
等回到首都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中下旬了。
范玉薇让盛慕槐先安心上学,不要落下戏校的功课。拜师宴定在十二月底,由李韵笙来当“引荐人”。之所以时间那么迟,一是因为要择良辰吉日, 又要配合两位校长和其他戏曲界知名人士的时间,而起拜师仪式有一套流程,需要好好cao办准备;二来范玉薇想让盛慕槐的家人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来京。
一般来说,拜师仪式并不要求徒弟的家人到场, 范玉薇后来知道盛慕槐没有父母,只有一个身体不大好的爷爷以后,也说她家长辈能不能来, 谁来都随她。
盛慕槐心里知道,爷爷是绝不会想参加这个旧人云集的拜师宴的,如果自己透露出一点这方面的需求,只会让爷爷心里更为难和不好受。
于是她在给爷爷写信的时候只简略提了提拜师宴的时间,然后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在上海的生活,说范玉薇有多好,让爷爷不要担心。
没想到爷爷给她的回信里却说,拜师仪式是件大事,总要有个见证。自己虽然不能来,但请于学鹏以长辈的身份来参加拜师宴,感谢范玉薇。这样也让师父觉得他们礼数周全。
爷爷总是全身心替她考虑打算,盛慕槐将爷爷的信整齐地收在一个匣子里,抱着匣子想。
***
回到首都戏校,盛慕槐最担心的就是周青蓉。俞雁那么狼狈地离开了天津,等她回来以后会不会把气都撒在周青蓉身上,会不会一直欺负她?
没想到再见到周青蓉的时候,她已经换了一个宿舍,而且是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