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八十年代搞京剧_第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节 (第1/3页)

    女主播用充满感情地声音朗诵:“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爱国思想家、教育家凌风同志的骨灰,于今日迁入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他的亲属凌彦伟同志主持了悼念会,到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

    凌风两个字一出,凌胜楼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定在了原地,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电视机。

    等看到那个人出来,他才牙关紧咬,手紧紧握成了拳头,身体也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孩童时那些恐怖的记忆又重新占据了他的大脑,他哭着喊着又那么无力,他亲手送走了两位至亲。

    可那个人,那个背叛了他们的人竟然还有脸出现在电视上,还有脸以儿子的姿态,把已经入土为安的老人再从地里掘出来。

    他甚至不知道这人是什么时候回到了京城,而老人家又是什么时候恢复了荣誉。

    原来有些恨并不像他自以为的那样早已过去。

    “大师兄,我好了,咱们走吧!” 盛慕槐轻快地声音让他恢复了理智,放松下来,新闻联播早已经开始播放下一条新闻了。

    凌胜楼回过头说:“走吧。”

    他跟盛慕槐一起走进黑暗的土路里,剧团其他人已经在老剧场等他们了,那里应该灯火通明,热闹喧哗。

    ***

    盛慕槐没有去要李韵笙的推荐信,因为首都戏校从今年起实行了新学制,分别为七年学制和三年学制。

    七年学制针对的是不超过11岁的孩童,他们不必有基础,考入戏校后可以一路升上去,最后拿到中专毕业证书。而三年学制针对的则是初中毕业,有一定戏曲基础的考生。这些考生通过文化课和艺考之后,会被收入中专部。

    这个年代中专就跟后来考重点大学一样难考,所以竞争也十分激烈。

    盛慕槐报考的就是中专。她的文化课成绩早就出来了,没有问题,还缺的就是艺考了。

    艺考的统一时间是6月20日,在首都戏校举行。

    盛慕槐本来想自己买张车票去首都就行,可是爷爷不放心,非要送她一起去。

    爷爷送孙女,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可盛慕槐是知道爷爷的真实身份的,他是辛韵春辛老板啊。

    首都,北平,曾经是他学戏和荣誉加身的地方,可经过这些年的风雨飘摇,谁又知道他会有怎样的触景伤情呢?

    盛慕槐不愿意让爷爷难过,一点点也不愿意。

    “爷爷,你真的要和我一起去首都吗?我一个人真的没关系,青蓉说可以去车站接我。”

    “瞎说,我孙女要到那么远的地方考学,我能不跟着你一起去吗?” 爷爷拍拍盛慕槐的脑瓜说,“你呀,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觉得我怕去北京是不是?”

    “也不是……” 爷爷怎么会看出来的?盛慕槐下意识就想否认。

    盛春却笑笑,说:“很久以前我跟你说过,如果你把我那点儿玩意都学会,我就告诉你我的故事。现在你把我的剧也学的七七八八了,该告诉你一些事情了。”

    第40章

    “我们那个年代不比现在, 戏子伶人是下九流的行当。可我打小就爱戏,不务正业,被我爹打断了几根木条, 还是坚持要学戏。我妈看不过去,让家人把我送去了京城最好的科班。后来她才知道科班打孩子很厉害, 哭得不行,可那时候也晚了。”

    爷爷说起mama的时候神色很温柔, 一双大眼睛在灯下闪闪发光, 盛慕槐都看得呆了。

    “科班里的老师说我长得好看, 声音甜脆清亮,是唱旦角的好材料,就这样我学了旦角。科班很苦,老师们都喜欢打人,唱得好也要打,唱的不好更要打,可也是这样的打戏让我们成了才……”

    “我们戏班每周都要到前门外太平园去唱戏,大家排着队, 穿着月白色竹布衫,一溜小光头,每次都会吸引好多目光。”

    那时候他是科班里最好的旦角,师兄是最好的武生, 他们两个总能走在队伍的前排,戏迷们也都认识他们,叫他们的名字, 也叫他们小红伶。

    “出科以后,我和师兄组了个戏班子,和薛山一样,也在不同城市巡演过一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