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节 (第2/4页)
一同回去居院时,已经是柯枝荫里,月色簌簌如雪的辰光,为了让同行的婢女坠得远些,兰庭自己提了风灯照亮,他像是知道春归心头何等的好奇,主动交待了今日下昼发生的事。 “原本已经确定了时间重审东墟命案,父亲也听从了唐巡按的建议,打算邀请汾州学官以及生员表率,再有汾阳一地素有威望风评优佳的乡坤世族,里长乡老等等上堂旁听,如此更有利于正风俗明纲纪,平息舆情。” “这些事我还算听清了,连夫人也听清了,遗憾就算这么多人能够旁听审讯,可女眷却万万不能涉足公堂之上,没法亲眼目睹老爷怎么主持公道呢。”春归想起沈夫人抱怨如今的世道,对妇人也太多限制时的神情,深以为然同样心有戚戚。 “夫人怕是没法子了,不过我还能够替辉辉描述一番当日的庭审,多少也能算作弥补。”兰庭倒能体会春归,为了这件案子也算付出许多心力,眼看着也算水落石出却无法目睹庭审,终究错过诸多推断得到证实的重要时刻,换作是他,只怕也会觉得遗憾。 “迳勿怎么就肯定夫人跟前没有老爷描述呢?”许是月色撩人、晚景愉情,春归竟然没多考虑便把心里话脱口而出:“我看老爷虽说在咱们这些晚辈面前不苟言笑,对待夫人却也极为迁就呢,又夫人的性情,哪里像能把纲纪礼法入耳的?” 是这样么?兰庭步伐似有一顿,眼睛里像有片刻的怔忡,但他又极快压抑住了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晦涩情绪,他想或许他和他的父母,的确存在着极深的隔阂,反而春归,能把他体察不到的细微一目了然。 “我以为迳勿使计逼迫老爷不得不主审此案,老爷必定不情不愿,怎知今日却主动要与迳勿商会。”春归全然没有留意兰庭的起得忽然又收得迅速的情绪,她更加关心的是赵州尊能不能坚定不移。 兰庭看着灯下的小径,回应得也不大经心:“老爷他进士及第,授庶吉士于翰林院观政,走的是清流累迁之途,原本就没想过会放外任,这回起复放了汾州知州一职,实在是有些始料不及,是以想着的是无惊无险混过这一任,再调回京中。无论是许阁老提醒在前,还是我与尹君的话,实则仍然没有完全动摇老爷独善其身的想法,老爷一直以为他若走清流之途,完全不至于牵涉党争,就能平步青云入阁拜相。” 春归虽然不懂太多官场权谋,不过也知道每隔三年就有一批进士,大多都会从庶吉士起步,要都能平步青云入阁拜相……又哪里容得下这多宰相呢?翁爹的想法实在太过天真了,虽说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但这可不证明凡翰林必入内阁。 “不过老爷虽有这想法,却也顾忌被人诽议明哲保身、尸位素餐,所以我把严、唐两位卷涉进来,有这两位佐助,老爷便必须抗拒周渚这提刑使越权提审蒋氏的决议,今日周渚派遣的属官,果然持使君之书令前来提审蒋氏,但被老爷和唐巡按义正严辞的拒绝了,如此东墟命案,就只能留在汾州州衙审断,老爷也不是一味的昏聩糊涂,怎能不知到这地步若不将案情审问清楚,要日后再被提行司或者刑部、大理寺翻案,怕是就得受到贬斥,故而为今之计,务必要察实胡端的罪状。” 说到这里,兰庭忽而又觉怔忡:谁说我对父亲大人毫无了解了?这番算计的前提,不就是因为深知父亲爱惜颜面顾忌诽议? “可山西提刑司不是主管一省刑案?为何迳勿要说周使君提审蒋氏是越权呢?”春归很想知道赵州尊和唐巡按义正辞严拒绝来使的细节。 “东墟命案已经为胡端审结,提刑司也已上报刑部,按律刑部回文提刑司后,周渚才能将蒋氏及一应案卷移押京中复核,而如今刑部回文未至,华君的举告是递予地方州衙,因而当由一州长官先行复审此案,毕竟众多人证皆在汾阳,移交提刑司并不利于审讯察实,这也是为何刑部复审死决时一旦人犯喊冤,多数都会发还州县重审的缘故。” 而今审案,惯例就是以口供为重,一应人证不可能尽数解押京中,因此在州县等原审地复审才更利于还原真相。 春归这才完全明白过来:“要说老爷完全可以回绝提刑司,不过是因独善其身的想法,才并不乐意审理东墟命案……不过既是如此,当初老爷为何不干脆阻止迳勿讯问蒋氏呢?” 这可以说是春归一直以来的疑惑了。 “因为老爷阻止不了。”兰庭微微一笑:“无论家事还是外事,在北平赵门,由我说了算。” 春归:!!! 她觉得这一定是赵大爷信口胡诌的大话。 第111章 一对妻妾 到了东墟命案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