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节 (第2/3页)
“快滚吧!快去你主子那里搬救兵吧!” “不论你们带来了多少长枪大炮,也动摇不了我们!” 在人民群众山呼海啸的威势之下,警察们最终狼狈退去了。 这场传奇的葬礼会让北平人津津乐道几十年。 妓女,流浪儿,教师,学生和农民抬起了那个浑身浴血英勇就义的17岁少年的棺材,一步一步向城外走去。 棺材所至之处,只有一片哭声。 倾盆大雨汹涌而至,似乎老天爷也在哭着为少年送行。 …… …… 老太太的故事结束了。 慕良的全部心神都还沉浸在她刚刚讲的那个故事里。有那么一瞬间,他仿佛穿越了八十多年的岁月,拨开时光的云海,亲眼目睹了那场几十年前的盛事。 大雨侵盆之下,黑色的棺木缓缓在人海汹涌的街道上穿行。棺材所至之处,人群宛如摩西分海般默契分开。 在无数双眼睛的深情注视下,黑色棺材缓缓向远方走去,身后同样跟随簇拥着人海。 北平全八大胡同的妓女皆身穿白色丧服前来送行,几百上千个流浪儿哭声震天,还有那目不识丁的庄稼汉们也同样在偷偷抹泪…… 棺木越走越远,身后跟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似乎整座北平城都出动了来为少年送行。 慕良知道少年的名字——李景然,他更愿意称他为守夜人。 民国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 慕良最初知道这场葬礼,是在高一的语文课本上,那是一篇两千余字的散文,是由著名学者周德璋先生晚年整理记录下来的回忆。课文的题目也很意味深长,名为《倾城之葬》。 慕良记得很清楚,那是高一语文下的最后一篇课文。 学习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的脸色很沉重,教室很安静,只能听到老师清朗的念书声在静若寒蝉的教室里响起。 “这是我最后一次,也是全北平城最后一次见到我的朋友了。从那以后,他就浑身浴血长眠地底,我17岁的朋友永远留在了民国十五年的秋天。 我不知道他在扑向汹涌的枪火时究竟在想些什么,我只知道,面对那cao蛋的世道,他选择了如战士般奋起反抗。 以后长夜漫漫,群星闪耀。皆不是他,皆不如他。” 这是《倾城之葬》的最后一段话,慕良每每想起都心痛如绞。 他不止一次在脑海里幻想过那场葬礼的盛大场景,恨不能早生几十年参加李先生的葬礼,送先生一程。 这也是他第一次从亲历者口中听到这场葬礼的全貌。 他已经知道老太太是谁了。 她就是李景然先生的meimei,李淑然先生。 史书上有关李淑然的记载很少,很多资料都对她一笔带过,对她极尽低调处理。只说她从美国学成归来后,建国后毅然回国建设家园。然后网上就再也找不到李淑然接下来的消息了。 所以就有很多人误以为李淑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没什么可值得说的。 但是身为李景然先生的meimei,李淑然先生又怎么可能会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呢? 慕良毕竟是高干子弟,再加上近几年很多档案解禁,李淑然先生也密级下调了,所以他才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他知道李淑然先生作为核物理专家,隐姓埋名三十年,在大西北进行秘密研究工作。 她的面容是绝密,她的事迹是绝密,她的人生,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