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节 (第3/3页)
石,一脚踢开就行了,实在不至于动用瓷器。毕竟瓷器哪怕被石头撞开一条裂缝,对乐景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损失。 ……小人由他来对付就够了,路苗苗只需要安心写作,不必为这种小人脏了拿笔的手。 路苗苗抿了抿嘴唇,不自信地问道:“我可以吗?” “当然。”乐景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我相信这一点宛如相信真理。” 看到路苗苗的情绪平复下来了,乐景看了一眼坐在沙发上突然若有所思的桑青,笑着问:“你们俩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之前你们不还是一见面就针锋相对吗?” 路苗苗闻言有点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别扭地说道:“我突然发现她那个人挺有才华的。” 乐景眼中闪过一抹惊讶,能让路苗苗做出如此评价,看来桑青确实有几分真本事的。 路苗苗凝视着桑青陷入沉思的瘦削脸庞,再次想起《变形计》给予她的震撼。 《变形计》是一部梦境小说。 在她从手机上看到标题的那一瞬间,她就已经入梦了。 她的灵魂似乎被分成了两部分。时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看这个故事,时而她就是主人公——变成甲虫的推销员格里高尔。 天才都是共通的。 因为他们同样孤独,同样领先于时代,同样敏感、清醒而痛苦。 如果她的《1984》和《动物农场》是对强权,对专。制的批判讽刺的话,那么《变形计》讲的就是人是怎么样被社会改变,异化的。 透过《变形计》,路苗苗似乎有点明白桑青了。 路苗苗很喜欢的诗人惠特曼曾说过:“你要明白,你写的东西里没有一个特点是你身上没有的。如果你很恶毒或是俗气,你是掩饰不了的。如果你喜欢吃饭的时候有个仆役在你椅子后面侍候,这也会反映在你的作品里……你的心灵只要有一点毛病,都瞒不过你写的东西,不管你用什么花招,什么手段,什么办法。” 就算再冷静客观,再置身身外,当一个人开始写作的时候,他们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是对其性格和境遇的映射。 “甲虫”就是桑青某种人格的投射。她身上的“人性”和“非人性”的矛盾,“个体性”和“公共性”的挣扎都在字里行间扭动着,尖叫着。 路苗苗同情她,也敬佩她。她也明白为什么看起来南辕北辙的莘于恩和桑青会成为朋友了。 他们同样在用生命热爱他们的事业。 所以从那以后,路苗苗就对桑青多了一份容忍。这是对于她才华的优待。 “你的《变形计》真的很棒。”她忍不住问桑青:“真的不考虑出版吗?” 桑青这次没有一口回绝,反而若有所思地说道:“让我想想。” 《变形计》三个字深深击中了乐景。 提及《变形计》,他只能想起一个人——奥地利天才作家弗兰兹·卡夫卡! 乐景震惊地看着桑青,心脏嘭嘭直跳,既女版乔治·奥威尔之后,又出现了女版卡夫卡吗? 他迫不及待问道:“《变形计》讲的是什么故事?” 路苗苗如是这般给乐景简略地讲了一遍。乐景脸上挂着机械僵硬的笑意,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这是上帝在开玩笑吗? 梵高,乔治奥威尔,卡夫卡这些生活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大师们竟然改头换面在这个时空相遇! 如果这是偶然,那么这偶然的概率未免太高了! 所以,乐景有了下面这个大胆的想法也是顺理成章的——菲茨杰拉德、海明威、列夫托尔斯泰、歌德、鲁迅……人类历史上繁如星海般的伟人大师们,会不会也以另外的身份生活在这个时代? 天才们总是扎堆出现的。 乔治·奥威尔(19031950),海明威(18991961),毛姆(18741965),菲茨杰拉德(18961940),t·s·艾略特(18881965),卡夫卡(18831924)太宰治(19091948),鲁迅(18811936)…… 他们几乎都是同一时代的人。 乐景捂住心口,只是单单想想这个可能性,他都要兴奋到不能呼吸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