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 算力 (第1/2页)
比起死活题,围棋打谱同样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在打谱的时候,棋手不仅要按照棋谱的顺序复原整盘棋,还必须要理解棋谱每一步的走法、意义和作用。如果暂时不能理解,那也要试着去理解,最差,也要把关键手背记下来。赵自强现在只能算刚刚入门的初学者,自然无法理解对弈双方的目的和思路。不过,他记忆力极佳,记下整盘棋问题不大。 只用了大概十分钟,赵自强就完成了对《经典名局3000局》第一局的打谱,那是十七年前,元合29年,纪元994年的对局。东瀛三届名人、两届棋王称号获得者九谷川藏和大宋名人、棋王称号获得者岳有冬在东瀛京都府对弈五天,最终岳有冬胜出,拿到了三国棋圣的称号。三国棋圣战决赛要下七番棋,当时还算是小将的岳有冬四比一胜出,把上届棋圣获得者九谷川藏挑落马下,震惊世界。 完成了两人七番棋第一局的打谱,赵自强看看表,犹豫了一下。如果每一盘棋都像他现在这样,不求理解只是背记,到了比赛前估计能记下几百盘的棋谱。不过,这样不求甚解真的好么?短时间内记下大量棋谱确实有利于两周后的比赛。但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对他的职业棋手道路,又有多大帮助呢? 思前想后,赵自强放弃了开始下一局的打算。他决定利用这次打谱的机会,测试一下的自己的算力极限。这盘棋双方共下至三百零七手,是一盘纠缠至大后期的艰难对局。赵自强把棋谱倒回到三百手的位置重新复盘,然后每一步棋,都用自己的算力去独立验证最佳走法,并和实战中两位前辈的下法进行比较,考虑优劣。 从总计第三百手开始,赵自强很快就完成了验算。最后的官子和数目阶段需要的计算力有限,两位前辈的走法和赵自强计算出来的最佳走法一致。之后,他把棋盘复原到两人总计手数两百五十手的位置,再次开始计算。从这个位置开始,需要的计算量明显大于三百手的位置,不过这并未到达赵自强的极限。他用了不到五分钟完成了对黑白双方所有可能的计算,并找出了比实战中九谷川藏下法更优的理论解。他把这个解法记在本子上,又重新计算了一遍,确认无误。 两百五十手之后是两百手,两百手之后是一百八十手,一百七十手,一百六十手。到了算第一百五十手的时候,赵自强一阵头晕,停了下来。 到这个时候,他已经在小本子上写满了不同阶段的理论最优解,也找到了不少这局棋不完善的地方。不过,从一百五十手开始,他已经无法在脑中依靠计算穷尽所有可能。他现阶段的算力,到一百五十手,就是极限。 闭上眼睛,放松心神,不去管有些发晕的脑袋,赵自强顺势倒在床上,放空思绪,神游物外。到这个时候,岳有冬对九谷川藏七番棋的第一局,后半段他已经完全彻底的了解了。那种感觉,就好像他同时身兼岳有冬和九谷川藏两人的身份,在虚拟的计算空间里,把这盘棋的后半段重复下了成百上千遍。当意识到这盘棋后半段的所有变化、可能和胜负手都已经被他穷尽的时候,赵自强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这样把一盘谱打下来,应该算是到家了吧。 “小强,睡了么?” 吱呀一声门响,冯玉兰收摊回家。赵自强这才想起自己忘记去帮mama收摊了。他懊恼的叹息一声,起身帮忙。 推门而入的冯玉兰身上带着nongnong的孜然味和碳火气息,赵自强帮着mama换了衣服,准备了洗脸水洗脚水,聊了一会摆摊的家长里短。冯玉兰也问起了他打谱练习的成果。赵自强如实相告,说自己已经能够做到一百五十手之后算无遗策。冯玉兰听了并没有什么太大反应,只是笑吟吟的鼓励。 “能算到一百五十手之后所有变化?儿子你真是厉害。那一百五十手之前呢?” “妈……,你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好不好?” 赵自强有些无奈,对冯玉兰这种毫不走心的称赞有些无奈。他虽然不了解职业棋手的水平,但是他隐隐有种直觉,自己的这种计算能力,哪怕是在职业棋手中,应该也是顶尖的,甚至独一无二的。毕竟,当年新旧两位棋圣对弈,实战中也没有算出一百五十手之后的所有最优解。即使考虑到现场竞赛因素和读秒的压力,赵自强也不觉得职业棋手就能比自己强多少。 “妈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妈是想告诉你,围棋玩玩可以,但是可不能沉迷。你能靠围棋把妈的透析钱挣出来,妈已经很满意了。但是妈还是希望你能好好学习。今天摆摊遇到一个姓李的大爷,他说真正的职业棋手都是从四五岁就开始训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