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1页 (第1/2页)
这就奇了,天灾时候,人人都怕流民进来,这晋宁知州也不知有什么手段,居然敢揽下这么大的活儿。 只见邸报中说,“天灾伤人,襄助则胜,俱是后明百姓,陛下臣子,岂能眼见其流离失所,号哭一路?”朱凌锶赶紧翻到后面,看看晋宁知州究竟是谁。 “啊,”他轻轻叫了一声,谢靖凑过来,摸摸皇帝脑袋。 朱凌锶一脸喜色,给他看邸报后边的名字。 谢臻。 皇帝笑道,“前两年就听说,琢玉在云南,屡破奇案,如今又有如此仁心和手腕,实在是后生了得。” 皇帝比谢臻,只大了一个多月,这夸赞的口气,却仿佛是他长辈一般。 究竟是随了谁,谢靖自然明白。 便情不自禁,拉了皇帝过来,在他颊上亲一口。 皇帝被他搅得心潮荡漾,又惦记手里没看完的邸报,自觉有些失态,挣着从谢靖膝上起身,落座回去。 谢靖却又,不依不饶,把他拉回来坐好,伸手圈牢,在皇帝耳畔,悄悄说道, “是他听话,肯用心,也是皇上与我、教得好。” 第69章 良才 隆嘉十六年的会试, 主考官是周斟。周斟与谢靖同科, 稍长几岁,才到不惑之年,就能主持荟聚天下英才之大比, 可谓直上青云。 他与徐氏, 夫妻恩爱, 经年愈笃,更有儿女如庭中芝兰, 简直事事顺心,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其他事情俱已搞定,就按照规矩来求着皇帝出殿试的题目。谢靖虽然依例回避了。不过以他对皇帝的了解,自然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其实考生之中, 也有喜欢押题的,本朝皇帝殿试出题有个套路, 问的一定是近期关心且有些难以决断的事情。 有人得了消息, 知道曹丰去年年末上京的事, 又听人说曹俊时当年的掌故, 便觉得今年问的,恐怕是关于造大船事。 有福建来的举子, 沾沾自喜, 论起造船,没有比他们更清楚的了,内陆的考生, 对海运都陌生得很。 等会试放榜,进了建极殿,拿了卷子,打眼一看, 什么嘛? 这么老套的题目。 朱凌锶这次问得很具体,也很简单,就是一篇论述文: 《修齐治平:论为吏之道。》 其实从皇帝让继任张洮的吏部尚书黄燮,担任会试副主考这个信息来看,下一个时期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就是整饬吏治。 如今北项已经被打跑了,抗倭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国经济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算得上是四海平定,刚好可以腾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