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节 (第2/2页)
了。 到了秋天,山上的果子都开始熟了。李翠一大早就背了竹篓子出门,跟乔念说:“阿娘上山摘点野果,要晚点回来。” 乔念应了一声,就去睡觉了。 睡到天黑他醒来,去义庄已经晚了。平时阿娘总是很准时从地里回来,他一听见动静就醒,然后起床洗脸。 今天阿娘回来得晚了。 乔念喝了桌上的粥,有点不放心,等了一会阿娘还是没回来。他怕义庄扣工钱,到时候阿娘又要难过,就点了灯笼去上工。 他守在义庄时,听着山林呼啸,很不安心。守到半夜,他终于忍不住回家了。 进了院子他就喊“阿娘”,可没有人回答。他心里慌了,又喊了几声“阿娘”,但还是没有人回答。 他怕了,跑去敲邻居家的门,让他们看看他阿娘是不是晕在了屋子哪里。 邻居过来找了一遍,说没人在。 很快村里的人都举着火把去找人了,乔念在家里坐着,很焦急,但他没有办法进山,他看不见,只会给人添乱。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没有一点用处。 村民找了三天,没有找到李翠。 到了第四天,村里就有人说,李翠熬不住这苦日子,跑了。 还有人说,在镇子上看见李翠跟一个老男人肩并肩,穿了好看的衣服,头发还插了银簪。 李翠年轻时就长得好看,谣言忽然就变得可信了。 乔念一次又一次跟他们说:“我阿娘去山里摘果子了,她不会丢下我的。” 村人反问:“果子呢?这都好几个月了。” 乔念进山里找过,但找不到,还差点把自己弄丢了。好心的村民进山找了他几次,他不好再给他们添乱,只能等了一天,又一天。 灯笼的油碟换了一碟又一碟。 灯笼的竹柄换了一根又一根。 灯笼的纸张换了一层又一层。 阿娘没有回来。 去山里摘果子给他吃的阿娘,再也没有出现。 义庄的捐赠人赵老闻讯过来,见他晚上守夜,白天又总是在附近晃,瘦得不成样子,问:“你要一直这么找你阿娘?” 乔念说:“我想找到我阿娘,但不希望是在山里。我希望我能在镇子上碰见她,没有再穿着全是补丁的衣服,穿的好看,头上真的戴了一支银簪子,笑得开心。” 赵老愣了神。 乔念说:“阿娘太苦了,我希望她好好的。” 赵老沉默很久,说:“以后你就跟着我干吧。” 两年后,赵老的女儿嫁给了他,赵老又给他找了个师傅。乔念习了技艺,夫妻恩爱,有了孩子,后来又有了孙子。 灯笼早就留在了家里。 没有人住的房子,渐渐残旧,渐渐破败,渐渐被青藤覆盖。 他的家没了,整个村庄都没了。 七十三年后,九十三岁的他,还是没有找到他的阿娘。 第33章 人形灯笼(十) 灯光渐弱, 灯笼里的煤油已经没了, 所有幻象也随之消失。 没有了灯火, 夜里的深山晦暗无光,被葱葱郁郁的大树挡尽了光芒。 南星手里还提着那盏灯笼,半人高的灯笼,已经有了几个破洞。灯火再次亮了, 好似漏光的花洒,本该诡异的人形灯笼, 如今已经完全褪去了让人惊怕的色彩。 她解开缠在灯笼上的红线, 灯笼没有走, 悬在半空“看”他们。 邱辞察觉到它没有要逃的想法, 忽然想到了什么, 问:“你为什么留在这里?” 灯笼往前面慢慢飘游, 过了一段距离回头看他们,示意他们跟上。 南星隐约明白过来, 邱辞也明白了。 两人立刻跟了上去。 灯笼继续往深山里飘, 为两人照明开路。似乎是怕两人跟不上,飘得很慢。 它路过一株又一株的参天大树, 秋天已至, 山里的果子成熟了很多,如今的人不像以前那样饥饿, 要进山摘野果果腹,地上烂了不少,整片山林都充满了泛着酒味的果香。 灯笼飘到一处断崖前停下了。 南星往底下看, 断崖并不太深,大概有四米多高。旁边山坡不算太过倾斜,要下去小心些应该没问题。 她往那里看时,察觉到了死魂的气息。 南星心头微僵,和邱辞一起往下面走。 走下断崖,又有一处小山坡,灯笼依旧在往下面走。 下了小山坡,它终于停了下来。 一具白骨以爬行的姿势趴在地上,似乎想离开这里。 灯火映照,白骨凄然。 南星微微合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