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节 (第1/3页)
见戚茹这副模样,渠义摇了摇头,把未出口的话吞了下去。 等她拿了冠军再说不迟。他这样想到。 比赛正式开始。 编组打乱序号,一共分了十组,每组六人,戚茹被分在第六组,徐宁在第五组。 苦练一周,水平有了,参赛也有一个多月,徐宁不再紧张,已经能很好管理情绪,在舞台上就当做自家的卧室。 有人帮她把古筝搬上中央,她双手合拢,将略微松动的指甲紧了紧,然后坐下。广袖宽服,她摆出大气的姿态,右手轻轻拨了拨弦。 娓娓道来的情思,诉不尽的爱恨就这样吹进了在座每一位心中,如羽毛轻轻拂过,心头一痒,又如利刃刮了一刀,在痒处又添一份苦痛。 “天机算不尽,交织悲与欢。古今痴男女,谁能过情关。” 电视剧太火,片尾曲大热,红颜劫这首歌前两年就登上了年度十大热曲,徐宁选这首歌,不得不说是选对了。 相比之下,后面戚茹的江山雪就显得不太出色了。尤其是第六组第一个上台的年轻男人,他用竹笛吹了一曲戚茹曾经演奏过的霍元甲,又掀起了观众的欢呼。两相映照,仅仅只在古风圈传唱度较高的江山雪就显得稍次一档。 虽然歌曲知名度和难度并无关系,演奏手法各不相同,但听在观众耳朵里,只有好听和不好听两种区别。 好在评委专业,观众的反应虽然直接,却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判断。但点评的时候,专业是二胡的那位评委说的话有些诛心。 “你的风格一直在变,这本来是好事,但你太过于依赖流行曲,至今我听到的都是技术难度不高的歌,而不是单纯的曲。现在的歌有词,曲没有,一首好歌有词的搭配才能完整表露出意境,只有原本就纯粹的曲才是民乐的最好表达。古代有很多词牌名,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古词都是在同一个曲牌子下填的,先有曲,后有词。只可惜好词留了那么多当初的曲调却都没有流传下来。你的扮相很出彩,但这是音乐的舞台,我们用耳朵听,而不是用眼睛看。希望你能记住我说的话,不要再让旁的事物喧宾夺主。” 不管他说的话是否有失偏颇,对于民乐的观点是否正确,但他有一点没有说错。戚茹选的这首歌的作曲者,水平的确不如红颜劫的作曲者,刘欢,来得高明。 徐宁是第五组第一个晋级的选手,而戚茹是第六组最后一个。 其实这结果有迹可循。 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徐宁暂时放弃了学业,一门心思放在古筝上,从早到晚练习同一首曲目,想不出彩都难。而戚茹,只有每天晚上练习一小时左右的二胡,就熟练度来说,不如徐宁。 评委说的没错。戚茹也认了。 她确实,有点依赖于流行曲了。明明之前曾经决定在后期的比赛中要用经典的二胡曲目来征服评委和听众的耳朵,但她一直想着,再晚一点,再晚一点。这一晚,就晚到了六十进三十的晋级赛。 时间不多,她该遵守原本的想法了。 之前的晋级赛中,两位评委都多少会有一点争执,会对同一位选手有不同看法,这一回却出奇一致。 “谢谢老师点评,我记住了。”戚茹深深鞠了一躬。 即便她心里还有点其他想法,想说民乐需要创新,不需要按照原本的做法,纯粹谱曲,国内已经有不少中国风的音乐是先出词,再谱曲,可她没有说。 基本的礼貌她有,身为后辈,身为选手,有些话可以在私下说,而不应该在台上直接反驳。 戚茹不知道点评她这一段会不会被剪掉,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因为这段评价而掉粉被黑,她并不在意。 只要晋级,她还来得及改。 徐宁倒是没想到评委点评她的时候那么温和,点评学姐的时候却严厉。可她高兴不起来。 爱之深责之切,越是对戚茹要求高,就代表戚茹越受看重。而老师对她和颜悦色,想必是知道她能有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