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节 (第3/4页)
的万物,有着振翅欲飞的飞天之感,活脱脱就是一副“万物飞天图”,与此地名为“通天灵宫”遥相呼应。 整个大门涵盖了日月山川飞鸟走兽花草树木水石田土,简直是组成地球元素的综合之体,这还不是让我们最惊诧的。 最让我们惊异的是,两侧大门之上的万物全部是实色实绘。 我粗略数了数,组成整个大门图案的颜色竟有数十种之多。 看到此门,我们内心的敬仰便如滔滔之水,一发不可收拾。 我呆立了半晌,感叹道,此门建造不知用铁几万万斤,浑然天成,似是神工之力铸造而成,堪称人间奇迹,巴蜀之地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温湿宜人,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分明,自然景观缤纷多姿,珍奇异兽生活其间,直接熏陶了古代巴蜀人对美的追求,好华美,喜艳秾,重色彩,果然不虚。看来莫大叔所说此地乃古蜀遗留,定然不假。 传说上古时期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人向东南迁居,进入了岷山地区和成都平原,与原居民“冉族”生活在了一起,后人将羌族和冉族,统称为“蜀族”或“蜀山氏”,后来蜀山氏的女子嫁给黄帝为妃,生下蚕丛,蚕丛在四川平原建立了古蜀国,然后代代相传,如果打开通天灵宫大门,或许能发现古蜀国为世人所不知的秘密。 庄羽说道,此门所用雕刻工艺以及彩绘手法,丝毫不逊今人,却不知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我说古蜀国历史悠久,远远不是我们今人所能认识的,写作《华阳国志》的东晋常璩,曾记载的古蜀国帝王的历史,如果从蚕丛王,柏灌王,鱼凫王,望帝杜宇,丛帝开明直到开明十二世来算的话才四百四十五年的时间,如果按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四百来年恍若一瞬,根本形成不了如此完美的艺术形态,或许《华阳国志》中记载的各代帝王只是一个称号,被后续帝王延续,并非确指就是一个人。 如果我这个推断正确的话,我们就能理解李白在《蜀道难》中所形容的古蜀国“四万八千岁”的意思了,或许古蜀国的历史以及文明,真的比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还要长,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我们面前这扇大门的铸造工艺以及艺术成就。 莫无常在一旁听的头大,挠了挠头道,两位小友,咱们不是来做科学考察的,是不是该思考一下如何下打开面前的通天之门。 庄羽道,此前莫大叔说我们来到大门之前,看到一些如何打开大门的图案,就知晓开启之法,却不知这些图案刻在何处? 莫无常手电光芒直接打到了大门的最下方,说道,图案就在此门最下方。 顺着电芒向下看去,图案很小,构成每幅图的所有图案加起来也就巴掌大小,跟大门上方那些巨大图案比起来,就如同蝼蚁,如不细心,还真难以注意到。 我们听后三步并作两步走,急忙向大门走去。 到了大门下方,我们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一行五人犹如青蛙蹲在一个高大的巨人面前,寒碜得死。 门最下方的图画,是一幅幅人物图,看起来像是某种古老的祭祀仪式,应是简笔画构图技法,每个图像的构成就是最为简单的横平竖直一撇一捺。 我门拥挤在一起,从最左边看起,一幅幅向最右边看去。 最开始倒稀松平常,和诸多祭祀仪式一样的开头,杀猪宰羊以祭祀天神并伴有笙歌舞蹈,只不过图画上的人都没有脸,而是一张张面具代表了脸部。 再向后看,祭祀舞蹈结束之后,凭空出现了一个人眼的图像,占据了整整一副图的格局,随后的图画,就是这只眼睛长出了翅膀,带着祭祀者们前往一处地方,中间绘有高山河流,似乎是代表着祭祀者们随“神眼”跋山涉水来到某个地方。 接下来出现的图画,让我们互相看了一眼。 因为整格图画,是一个大门,大门形态正是我们所处的通天灵宫前的铁门。 我心道,接下来应该就是开启大门的事情了。不由得全神贯注起来。 祭祀者们到了大门前,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列于最前方的是一个女子,应该就是莫无常嘴中所说的“巫神的女儿”,但见此前带领祭祀者们来到通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