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_第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第1/9页)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太上全为正人之性而说。“无名之朴”,就是“无为”之道;无为之道,即是无名之朴。以隐微显著分而言之,似乎不一,合而言之,本是一体,同是天地无名之始,至诚无妄之理。天之所赋者是此,人之所禀者是此,物之所受者亦是此。运作于天地之间,谓之道;秉受于人与物之心,谓之性。人能成此性,是为天下之完人;物能成此性,是为天地之完物。一性成,则一理全;一理全,而众理无不备矣。

    至诚无妄之理,有隐亦有显,有体亦有用。隐微者为体,显著者为用。体为万物之总持和枢纽,用为万物之运化和众妙。其体虽微,寂然不动,却能感而遂通;其用虽显,广大悉备,却能用之无穷。用的目的,在于使万物复命归根。经中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正是此义。是故天地化育万物,非此而不能化;圣人教民,非此而无所教。以此而化,天下无所不化;以此而教,天下自然文明。故圣人虽不言,却无所不教。以此观之,人与天地之体用同一,我之体用,未尝不是天地之体用;天地之体用,未尝不是我之体用。天下国家,万物万事,万殊一贯。候王百姓,上下一心,合同体用,心心相通,天下必自正。果能如此,治国之君,未尝不是上古之尧舜;当今社会复归文明,未尝不是“无名之朴”。

    今之世人私欲过甚,蒙蔽太深。视祖先为愚昧,视道德为过时,视“无名之朴”为假说。虽使尽人心小聪明,追求虚华外表,贪求物质享受。自以为今胜于古,岂不知当今人类已经深深陷入虚假之中,舍本逐末,离根求华,以致所面临的诸多苦难,许多难以逾越的鸿沟,皆是人心不古,不修道德,自以为聪明的真愚昧所造成的。

    无为而无不为,总是一道之妙。“无为”为体,“无不为”为用。用本无用,“镇之以无名之朴”便是“用”。体本无体,无欲而静便是“体”。体用相因相比,总是一个大道。只是要人知其体而体之,知其用而用之,其理自得,自性自正。此正如《老子疏证》所云:“镇之以无名之朴,谓人君清虚自守,不见可欲,使群下莫由窥测高深,不能欺蔽之也。”

    太上圣祖在本章对候王如此谆谆教诲,是寄厚望于后世治国者,以道修之于身为真,修之于天下为普。使候王知而守之,以己之道德,施于天下,以化万民万事。“无名之朴”者,就是以静制动,以质止文,以淳化巧,使欲心虽将发作而不得发,并能释然自反,止欲生悔。无欲则静,静则能返于无名之朴。此乃所谓“我无欲而民自朴,我好静而民自正。”

    浑全未破的“无名之朴”,即是自然大道的体性。在人身则是未被情欲凿丧的先天本性,它没有任何私欲与妄想,至为清净纯朴。无名之朴是自然的,它能镇百邪,驱万魔,能调治一切纷乱,使之趋于有序化。能持正而守无名之朴,心身将自修,天下将自正。

    论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德”者,就是真德、无上之德。“不德”者,即不执着于德、不用私心去行德。上德之人,心如天地,包容万物,其德朗照太空。其德性没有任何杂质,纯是天理独现;其德行循其自然,真诚纯朴,济世度人,不见踪迹,不留姓名,不被人知,不图回报。这种无私无欲、无后天造作的德行,即被称为“不德”。上德是“道心”、“佛性”的完满体现,是一种自然无为的真常之德,没有后天主观意识斧凿刀雕的痕迹,无迹象可睹,无端倪可察。不显山,不露水,是内在的、无形的、含蓄的、无心无意的德性的自然流露,是道与德的一种自然而完美的结合。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无以为则无不为,使万物各顺其性,各立其命。其德光照天下,其恩惠及众生,天下万物无不受其益,但却不知其所以然,也无从去回报。

    上古大德之君,天德昭明,厚德蕴之于心,施之于物,万善全备。但却不自知其德,不自以为有德,此即谓之“上德”。上德之圣人,虽不自有其德,但德之本体却日日常明,德之妙理却时时具足,日用常行,事事处处,无不是德。德不自有,其德无穷;有德不自是,其德至大。圣人之上德,宛如日月,施光明于万物,养众生于无声,寒暑随之周转,昼夜随之交替。故才有人与万物的阴阳平衡,生长发育,休生养息。日月之明,不分美丑善恶,皆一视同仁;从不计较得失,运转不差毫厘;从不炫耀其德,默默奉献如赤子。圣人之德,如同日月,其德与日月同明,其道与天地共心。此便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下德”者,不及上德,其德性尚未圆满具足,不能自然无为。行德的心意不纯净,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