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节 (第2/5页)
迅速崛起,其速度之快,导致他还没来得及扭转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便一跃成为天下霸主和朝中权臣了。是故,普天之下根本没人把曹cao真当成士人看待,而是视其为乱世中的暴发户。并且,曹cao有着极具现实主义的性格特征,他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推行“唯才是举”——不问出身背景只看能力的用人策略,这也让他和士族的立场颇有矛盾。 到了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刺杀,袁逢的儿子袁绍发动政变,将宦官屠杀殆尽,从此终结了东汉时代外戚和宦官轮流坐庄的政治格局。就在这场政变中,并州牧董卓趁乱入京夺取政权。随后,董卓废掉汉少帝刘辩(汉灵帝刘宏的嫡长子),拥立刘辩弟弟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 自董卓秉政开始,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日趋弱化,各地诸侯(曹cao、袁绍、刘备等人)纷纷举起讨伐董卓的旗帜,乱世降临。在这纷乱的时代,士大夫即将面临更加严酷的挑战。 当然,风险总是伴随着机会同时到来的。 第一章 暗流 颠沛流离 在当时,最大的地域行政单位是州,相当于今天的省,州的最高长官或为刺史,或为牧。二者区别在于:刺史只拥有州的行政权,牧则兼有州的行政权和军权。早在汉光武帝时代,州牧曾因权力过大被取消,到东汉末年,州刺史因为没兵权,无力招架黄巾起义的浪潮,朝廷不得不恢复州牧制度。而后,黄巾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但无数手握实权的州牧却演变成割据势力。像曹cao、袁绍、刘备这些赫赫有名的乱世军阀都先后以州牧的身份独霸一方。 州以下是郡,归太守管,郡以下是县,归县令管。 东汉的京畿地区属于司隶州,其下涵盖了以京都洛阳(行政级别是县)为中心的整个河南郡,河南郡的北界是黄河,跨过黄河就到了河内郡,在河内郡有座小县,名为温县。 我们的故事便从河内温县开始了。 温县距洛阳仅十公里,虽然相隔黄河,但因为临近政治中心,这里还是要比其他县繁华很多。然而,公元190年,董卓为躲避关东联军(指函谷关东,以袁绍、曹cao等人发起的讨董联军)的锐锋,把朝廷西迁到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位于雍州关中地区,曾是西汉的都城),临行前,他放了把火将洛阳城烧成一片瓦砾废墟,附近的温县也闹得人心惶惶。 这天,几个乡人慌慌张张跑到县中宿老的住处。 “不好了!大事不好了!”他们因为跑得太急,全都上气不接下气。 “慌什么!慢慢说!” “有一大票人马正朝咱们这儿来,离得太远,看不清是什么人。但很可能是军队!” 宿老一听,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走,出去看看!” 众人来到县城门口,果然见远处一支队伍浩浩荡荡正向温县而来。大家都捏着把汗,眼下局势纷乱,如果是军队,肯定会把温县搅得鸡犬不宁。 等这伙人走得近些才依稀看出,他们衣着装扮基本都是平民,队伍中更不乏男女老幼。 “看来不是军队。”乡人纷纷松了口气。 “等等!你们看走在最前头的那个青年……”一个乡人伸手遥指向队伍前列,“长得人高马大的,那身材真瞅着眼熟……那、那不是司马家的伯达吗?” 这伙人有上百号之多,他们正是温县豪族司马氏。司马氏的宗主名叫司马防,官拜治书御史,这时候已经身不由己被董卓胁迫着搬去长安了。司马防没法摆脱董卓的魔掌,但幸运的是,在洛阳焚毁前,他的长子——年仅二十岁的司马朗历经周折带领全族人从洛阳逃回温县。乡人口称的伯达,正是司马朗的字。 一路上,司马氏族人个个欢呼雀跃。眼见快走到县城门口,乡人终于看得真切。“果然是伯达!快,快去迎接。” 老乡见老乡,分外亲热,全都跑上前抱作一团。 “听说洛阳遭难,咱那叫一个担心,没想到你们都能逃回来。” “以后就留在温县,哪儿都别去了,躲过乱局再说吧!” 司马朗表情严肃,并没像其他人那么兴奋。“我们不能在这里久留。只是回家收拾下行囊。” 此言一出,不仅乡人们愣住,就连司马家的人也是目瞪口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