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青云路_第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节 (第3/3页)

汉对冬青说万一白跑一趟是什么意思,那个时候开始,李老汉就对冬青的银子动了心思。

    只不过李老汉虽然动心思,但动的良心不安,絮絮叨叨跟他说,如果有了这十七两银子,家里的情况会好上许多,家里情况好了,对冬青也好。

    李老汉在说服他的同时,何尝不是企图说服自己的良心?

    如果当时他稍一附和,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压倒李老汉心里那些不安,把冬青存了十年的家当私藏。

    很不巧,人心都是偏的,而瑾瑜的心,偏向了冬青这边。

    他不能看着自己的父亲,打着为冬青好的幌子不劳而获,私藏一个苦命丫头十年的积蓄。

    于情,于理,于私,都不能。

    第21章 牵扯

    冬青用四两银子,从王氏手里换回半张卖身契,将两半卖身契重合,直直看了半晌。

    从今往后,她便是自由身。

    冬青转向一旁认真抄书的瑾瑜,“能否请你帮我一个忙?”

    瑾瑜抬眼,“嗯?你说就是。”

    冬青把卖身契推到瑾瑜跟前,“你在后面写上,契约所载之人付讫银钱赎身,故,契约由所载本人持有。”

    “还有什么要写么?”瑾瑜按照冬青所述,在卖身契上写完这段话,他以为冬青把卖身契拿回来是要撕毁的,没想到又拼了回去。

    冬青摇头,“这就够了,只需你在这个后面摁上手印。”

    有了李二狗的手印,就表示她为自己赎了身,再没人能归置她的去处,以防旁人钻空子作文章。

    不过她依然还是奴籍,待凑齐银钱入了农籍,可以把卖身契彻底销毁,她就真真正正是个人,而非一个货物。

    解决了卖身契归属的事,冬青的心宽了一些,她再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就被转手卖出去,而下家是好是恶她一无所知。

    坐在床边拿出剩下的银子算了算,十七两又三钱银子,四两赎身,还剩十三两又三钱,加上这些天接的几份活,是十三两又四钱银子。

    冬青按照自己说的,把长命锁拿去镇上的当铺当了二两银,加起来一共十五两又四钱。

    回程的路上花了四钱买布料和丝线,现在手里剩下十五两整,还差一两就够付她欠缺的税银了。

    买回来的布料丝线,冬青准备绣荷包做鞋,拿去集市出售,比就坐在家里揽活客源广上许多。

    这个镇子只有只有两个村天灾严重,清水沟就在其中,其余数个村子本不如清水沟,两年下来已经赶超了清水沟,集市上定会有不少人愿意购买荷包绣鞋。

    过不了多久,她就能存够缴税的钱,再存一些给县太爷的好处。

    坐在桌边的瑾瑜见冬青看着那一小堆银子发呆,放下手里的书走到冬青旁边,从怀里掏出一小块碎银,约摸六钱左右,是他这些天卖野鸡野猪,买了蜡烛还剩下的。

    瑾瑜把小半块银子放到冬青手里,“这个给你。”

    或是因为现代平民百姓都不用交税,瑾瑜觉得黎国赋税徭役都挺重的,好在比较人性化,闹了灾荒的地方,依情况轻重减免赋税。

    “给我作甚?我不要你的。”冬青把银子推回去,她的银钱不交公旁人已经有轻微看法,若瑾瑜再把自己的钱给了她,那些看法就该扩大了。

    听了冬青的顾虑,瑾瑜寻思一下觉得有几分道理。

    但他和冬青白日里都跟着下地干活,夜里点上蜡烛,他在冬青的指点下抄书学习,冬青指点他之余还要做女红。

    他们白日里做的事不比家里任何人少,地里的收入,除了吃饭以外他们根本不染指。

    冬青和他的钱,都是在干活之余努力赚的外快。

    而且食盐和rou是瑾瑜用外快赚的钱买的,家里人没有道理惦记他们的银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