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唐之路_93 梁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3 梁祝 (第1/2页)

    随着布幔的拉开,舞台上已经列满了整整齐齐的戎装男女,这些年轻人都身着统一装束,随着前方领唱歌手的旋律,展开了铿锵有力的动作。

    虽然动作并不花俏,但胜在简洁一致,这样的舞蹈应该属于健舞的一种,但又和当前的健舞明显不同。

    随着高亢入云的歌声,全场的观众顿时激动起来,这首歌在后世的卡拉点唱时,就属于麦霸们比拼嗓门的即定歌曲。

    但因其旋律和歌词都比较出色,因此也获得了历久不衰的流行度,在大唐这个时代,哪里见过这样的歌曲。

    随着最后一句“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的结语,众人的情绪也被调动的无以复加,应该说在当前边疆都需军人驻守的年代里,这样描述边关战事、同时又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艺术形式的确有着极高的感染力。

    哪怕是像李林甫这样善于投机专营之辈也对着旁边的裴耀卿说道:“阿布分店这场舞会办得的确不错,仅此一曲,日后必将流传大江南北。”

    站在旁边的裴耀卿也随声附和着点头,裴耀卿之前也做过宰相,但也因李林甫的作梗丢了相位,可对于李林甫的评价他也深有同感。

    他的关注点却在精忠报国这首曲子的歌词上面,这种像诗又不是诗歌,类赋又不是赋的格律的确很是新颖。

    随着演唱者施礼后缓缓的退场,又一位主持报幕的年轻女子走上台前,虽然不是前面那个姑娘,但同样是衣着新潮、容貌清丽,她笑着对台下道:“一曲《精忠报国》,道出了多少人心头的热血和理想,在这里也祝愿我们大唐人才辈出,奋勇杀敌,一起开疆拓土,共同建立不世功勋。

    下面我们也来放松一下,听一曲比较缠绵哀怨的曲子吧,我再这里先给大家稍微解释一下这首曲子的典故背景,据传在东晋时期,会稽有梁山伯求学,上虞有一位巧扮男装的奇女子祝英台与他一起肄业。

    同窗三载,梁山伯竟然没有发现祝英台是女儿身,而祝英台却对梁山伯情根深种,不能自拔,后来祝英台父亲派人勒令祝英台回府,梁山伯十八里相送。

    祝英台借用鸳鸯、白鹅、牛郎织女等意向来点化梁山伯前去求亲,可惜梁山伯未能听出其言下之意。

    回家后不久,梁山伯便风闻祝英台居然是位红粉佳人,再联想到祝英台的种种暗示,他随之恍然大悟,于是便迫不及待的赶到祝家,奈何祝父嫌贫爱富,将祝英台许给了姓马的一户富家子弟。

    从此梁祝二人天各一方,不能互诉衷肠,当时士族之风盛行,重门第、讲门阀,他们这种自由恋爱绝对是不被允许的。

    但祝家迫于祝英台的坚持,也点头答应等她到了二十岁再谈婚嫁,于是梁山伯回家后便悬梁刺骨、发奋读书,希望通过自己努力的读书改变命运。

    皇天不负有心人,两年之后他终于获取了功名,但在他满心欢喜赶往祝家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