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真少爷只想走事业线[穿书]_第37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页 (第1/2页)

    先不说岑诀的业务能力如何,光是这相貌,就让其他人忍不住心痒痒。

    今日到底是名为古董交流会,实则古董买卖的交流会,旁的人们提了几句岑诀几句,便回到了正题上,继续聊起了今天拍卖的藏品。

    这次办的这个拍卖会,是某大拍卖公司牵头,网罗了不少国内国外的好物件。

    其中最大的噱头,就是被清乾隆称“三希”之一的《伯远帖》。

    这《伯远帖》的作者是东晋有名的王家子弟王珣,一般不了解的历史的人或许不曾多闻这名字,但听另一位就知道了:王羲之。

    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儿。

    《伯远帖》作为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肩的宝物,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它本身是唯一传世的晋朝真迹。

    是正儿八经的晋朝文物。

    有了这个钩子在,其他也顾不得讨论其他了。

    俞董对陶瓷、花瓶、摆件儿有兴趣,对这文人的书法和画都兴致缺,伸手端了温水喝了一口,拿起桌上的画册看。

    与他同样不感兴趣的,还有坐在一旁的岑诀。

    岑诀跟着俞董来,原本是想找找未来潜在的投资人,但现在看来怕不是时候。

    他无聊地坐在一旁,见桌子上有工作人员留下的笔墨,拿起来随手划拉。

    《伯远帖》的内容是什么来着?

    岑诀看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图册,随便写:珣顿首,伯远胜业情期……

    由于魏晋朝时期文人写字用的是硬毫小笔,蘸墨少,需要时不时添墨,加上笔的触感硬,比划横竖弯折都有力,岑诀写了几笔,觉得不满意,就搁笔不写了。

    就在他没事干写写画画时,拍卖会正式开始了。

    一旁有人专门讲,看起来像是俞总的朋友们请来的专家。

    “听说是个大学教授,在某个大博物馆兼职,研究方向就是书画方面。”

    这位专家果然靠谱,《伯远帖》展出来时,第一眼就定了性:“我不太看好这件。”

    不看好,就是大概率是赝品的意思。

    专家都说不行了,在座的当然不会买这个账,说了几声“可惜”,准备参加接下来的内行人交流会。

    俞董看完了整个拍卖会,趁机买了两个花瓶,心情颇好,见岑诀从头到尾划水,不由得道:

    “你这小子明明懂点东西,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拍卖会结束了,其他人有了兴头,听闻这话,不由得好奇地问原因。

    俞董讲了岑诀给他收拾老旧藏品的事。

    “那些都是十多年前买的东西了,这小子一个个给我收拾好,摆在柜子上。”

    “那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