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节 (第3/3页)
。 “嗯?”沈君佑微微一笑。 阿胜挠挠头,不好意思地大片:“昨天听人讲了一个养鸡的故事,这母鸡不管是下了小鸡还是下了蛋,都逃不了骨rou分离的命运,人更是如此,那些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远道来京考科举走仕途,我阿胜虽然没有那样的本领,可也不能当个废物啊。” 沈君佑显然有些出乎意料,疑惑地看了眼三掌柜,三掌柜脑子一转,忙回道:“昨日夫人和关二娘子来过。” “东家回去替我谢谢夫人,昨日阿胜有不敬的地方,还请夫人不要介意。” 沈君佑忽大笑道:“你放心,夫人不只不会介意,还要‘重赏‘与你!” 沈君佑身旁知情的随从闻声也跟着憋起了笑。 —————————— 以往的朝廷御用织造局当选都是每四年一届,可是今年将近年末的时候却突然传来要再度大选的消息,一时间锦绣坊里趋之若鹜,剑拔弩张。 说起这最为惊讶的莫过于这一届当选的御用织造——广昌记了。 约么两三日后,各种关于大选的小道消息开始不胫而走,其中最值得相信的便是圣上准备派三保太监郑公三下西洋。 自永乐三年六月十五,圣上钦派三保太监郑和任正使出使西洋以来,先至占城,后到爪哇三宝垄,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多藩国,阻内战,生擒海盗陈祖义,立碑亭。五年九月十三日再度起航至锡兰山佛寺布施,并立碑为文,以垂永久。两次航海,来往贸易所得不计其数,朝廷威名远播千里。 故而此次下西洋,互通贸易当是重中之重,而这些行当中最不可或缺自来便是瓷器、丝绸和茶叶了。 沈君佑书房里,刘大掌柜、关恒、孟三掌柜,还有以年掌柜为首的忻州各大掌柜。 “此次大选之事,诸位怎么看?”沈君佑端起茶盅抿了一口,看上厅里众人。 “咱们在京城的根基到底浅,一口独吞的风险太高,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倒不如找别人和我们一起做,一来免于孤军奋战,二来当选的机会也大一些!”孟三掌柜率先开口道。 “我觉得孟三掌柜这建议不错,既要合作便要挑那些在锦绣坊有名望的老字号。”刘大掌柜道。 “刘大掌柜可是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沈君佑问道。 “东家觉得荣平斋如何?”刘大掌柜提议道。 沈君佑蹙着眉头深思起来。 “撇开莫家的家业不说,单说莫家与广昌记的关系,广昌记之所以能赢过隆和记当选上一届御用织造,除却宫里的人,莫家在后面着实出了不少力,东家别忘了,莫家可是有一块太祖皇帝御赐的‘天下第一丝’的牌匾在呢!” “可问题是,莫家如何才会撇下合作多年的广昌记,来和咱们合作呢?”关恒的话说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虑。 可刘大掌柜的神情却很是轻松,他的声音比刚才略低了几分,道:“前日里我在茶馆和人谈生意,碰巧听到了一件关于广昌记路东家的秘闻来。” 众人一听纷纷抬起头来。 “说这路达盛府里有一个六月初新纳的小妾,据闻是倚红楼的一个红牌,和莫家的少东家也有点交情,可是莫家老爷不同意,这才叫路达盛纳了走。”刘大掌柜呵呵一笑,“想必,莫少东家这口恶心不好咽吧。” ———————— 沈君佑先是递了名帖,约了第二日中午在秦淮江畔的醉仙楼与荣平斋的莫少东家吃饭。 比预定的时间晚了大约两刻钟,莫云隆才姗姗而来。 朝着沈君佑微一抱拳,“叫逸之兄久等了,是子初的不是。” 沈君佑双眉一挑,有些讶异他这一番热情。 说起来,两家同处锦绣坊,自是少不得经常碰面,可如今日这般约见,却还是头一回。 “贵号生意繁忙,莫少东家肯赏脸一叙,已是给了我足够的面子,快快请坐。”沈君佑笑着道。 若说沈君佑此刻的表情,倘若叫璧容见了,定要笑骂他“笑面虎”三个字。 “逸之兄莫要客气,小弟今年虚龄二十九,逸之兄长我几岁,便叫我子初就好。”莫云隆并未给对方拒绝的机会,端起面前的酒盅,一饮而尽,“子初先干为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