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重生)_第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节 (第3/3页)

就成了举人老爷,这永胜县里面没有人会再敢小瞧你们李家。”

    李鸿过点了点头,他知道方夫子说的是事实,他出身寒门,只有科考才是唯一翻身之路,上一世里他何止是考上举人,更是考上了同进士,成为永胜县这么多年来头一个同进士,狠狠风光了一把,那个时候,一切困扰着他们家的问题也都不是问题了。

    李鸿过对方夫子说道:“夫子,我想回家去看看我娘和jiejie,把这件事情和他们说一下,一个月后再回来,肯定能赶上今年的童生试的。”

    方常庆点了点头,说道:“我让忠叔准备了点儿礼物送给你娘,到时候让他赶车带着你和祖哥儿一同回去,回去之后好好劝劝他们,也不要影响了你的童生试,要知道科考才是你最重要的事!”

    第2章 愤然退亲

    第二章愤然退亲

    永平县在大秦朝版图很往北的地方,三十年前都是一望无际的森林,里面生活着一种叫做荻的游牧民族,他们不种田,还时不时到大秦朝劫掠一番,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哦,那时候永平县还没有这个名字,甚至还没有归属大秦朝。

    当今皇帝即位的时候,秣马厉兵将北边十多个荻族部落都灭了,反正各种离间计、美人计、反间计等等能用的都用了,将大秦的版图一直往前推进了很大一片,将荻族人马远远赶到更加冰天雪地的北边。

    为了更好地统治这片肥沃的土地,当今皇帝移民了很多汉人过来,将森林变成了农田,并且将整个地区设为“荻郡”,下辖八个州,每个州下面再有大大小小的几个县,永平县就是长治州下辖的一个小县城。

    为了教化地方,永平县和大秦朝的每一个县城一样设立了县学,供16岁以下的男子免费读书,如果超过了16岁还没有考过童子试,那么就要每年都交一笔价值不菲的束脩,超过了25岁还没有通过童子试,那么就永远地失去了考童子试的区别,只能选择成为“农、工、商”里的任意一种,永远与“士”绝缘了。

    不过“士”的子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25岁以后如果没有考上童子试,无法成为“士”,还有专属于他们的一种选择,成为“吏”,做一些文书的工作等等,但是绝对没有品级,无论如何也成不了官员,不能主政一方。

    据说大秦朝开国的皇帝是想取消这种特权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削弱世家和豪强的力量,但是因为受到了激烈的抵抗,所以最后才有了“吏”这种妥协的产物出现。也就是说,在大秦朝,如果你本人不努力,过不了童子试,即便你爹是当朝丞相,你也只能当一个小吏。

    所以,科考在大秦朝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只要过了童子试成为了童生,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哪怕之后你学问再无寸进,再也考不上秀才、举人,你也可以保证自己一家人衣食无忧了。

    而荻郡更是那种极度缺乏人才的地方,由于开化程度比较低,其他郡一次科考可能会有几千个人通过童子试,可是荻郡却总是只有区区几十个,30年来考了10次童子试,没有一次超过百人的。

    所以李鸿过这样很有可能通过童子试的人还是很受人尊敬的,他有这个读书的天赋,万一考上了举人呢?那还不是伸伸手就把你给灭了。所以,张铭阳这个考上过童子的人虽然想要悔婚,却不想太过于得罪李家,想用缓和一点儿的方式。无奈自己的儿子太沉不住气了,把李鸿过打了,于是他只能舔着老脸带着礼物去了李家。

    于是,等到忠叔赶着马车送李鸿过和李茂祖二人回到武乡李家的时候,李鸿过在家门口见到了张家的马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