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_第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节 (第1/7页)

    契虚差点流出眼泪:“稚川!稚川!我想去稚川啊,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已经等了很多年了!”

    山民道:“稚川?那是仙境,你怎么能抵达?”

    契虚说:“我自小羡慕神仙,曾遇高人,劝我到稚川一游,请带我去吧!”

    山民道:“你真的想跟我一起去吗?”

    契虚说:“若能去稚川,虽死不悔!”

    于是,山民带上契虚,出了客栈,直奔以盛产美玉而闻名的蓝田。

    在那里又准备了一下,当晚两个人向当地的玉山进发。入玉山后,涉险流,爬危岩,走了八十里,来到一个山洞前。有水自洞中淌出。山民叫契虚跟他用石块堵塞洞口,以断其流。三日后,洞口不再冒水,随后他们才进洞。

    洞里很暗,两个人摸索前行,走了几十里,来到一扇石门前。穿过该门,豁然开朗,祥云静浮,山明水秀,别有洞天。

    山民和契虚又走了一百多里,来到一座高山下,仰望山势,极险峭,契虚不敢攀登。

    山民道:“你想功亏一篑吗?稚川即至,为什么彷徨不前?”说罢,用手拉起契虚,一路攀登。

    契虚头晕目眩。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到云雾缭绕的山顶了。契虚偷偷往山下看,底下的景象已杳不可见。

    但稚川还没到。

    在相对平坦的峰顶,山民和契虚又走了一百多里,再次来到一个山洞前。

    穿越后,面前是茫茫碧水,中有仙树摇曳,树间有条宽一尺多的石径,其长至少有百里。山民在前,引契虚踏上石径,走到尽头,又是一座高山。

    山前有棵巨大的树木,枝叶繁盛,高有数千寻。山民攀上树,大声长啸,过了一会儿,有大风起于树间,随即见到一条巨绳从高山上垂下,巨绳末端系着一个行囊。

    山民叫契虚跳进囊中,闭上眼。随后,山民也进了行囊。接下来,巨绳开始升起,按契虚的计算,他们在囊中行进了至少半天。

    最后,山民说:“你可以睁开眼睛了。”

    契虚慢慢睁开眼,发现再次来到峰顶,极目远眺,宫阙楼阁,皆呈玉色,光辉交映,如梦如幻。

    契虚激动得热泪盈眶:“啊,稚川!”

    《宣室志》中的记载是:“……于是捀子与契虚俱至蓝田上,治具,其夕即登玉山,涉危险,逾岩巘,且八十里。至一洞,水出洞中,捀子与契虚共挈石填洞口,以壅其流。三日,洞水方绝。二人俱入洞中,昏晦不可辨,见一门在数十里外,遂望门而去,既出洞外,风日恬煦,山水清丽,真神仙都也。又行百余里,登一高山,其山攒峰迥拔,石径危,契虚眩惑不敢登,捀子曰:‘仙都且近,何为彷徨耶!’即挈手而去。既至山顶,其上坦平,下视川原,邈然不可见矣。又行百余里,入一洞中,及出,见积水无穷,水中有石径,横尺余,纵且百里余。捀子引契虚蹑石迳而去,至山下,前有巨木,烟影繁茂,高数千寻。捀子登木长啸久之,忽有秋风起于林杪,俄见巨绳系一行橐,自山顶而缒,捀子命契虚暝目坐橐中。仅半日,捀子曰:‘师可寤而视矣。’契虚既望,已在山顶,见有城邑宫阙,玑玉交映在云物之外。捀子指语:‘此稚川也!’……”

    山民领着契虚共入稚川城。一路走来,见仙女圣童罗列左右,其中一仙人问山民:“这僧人是谁?来自人间的吧?”

    山民道:“他虽来自人间,但久愿游稚川,所以我引他来看看。”

    他们穿过几重仙雾缭绕的门楼,来到一处大殿,玉案后坐着一位仙人,姿容古怪,两旁是金甲侍卫,甚为严整。

    山民叫契虚跪拜,并介绍道:“这就是稚川真君。”

    稚川真君听了山民的介绍,叫契虚上前答话:“你绝了三彭之仇了吗?”

    契虚如坠云雾中,回答不上来。

    稚川真君说:“那你不能留在这里。”

    稚川真君叫山民带契虚去殿外的翠霞亭。

    该亭凌驾于空中,里面有一人,发长数十尺,袒衣而坐,肤黑目明,不时冲他们眨眼。

    山民对契虚说:“拜。”

    契虚又拜,起身后,悄悄问山民:“这人为什么一直在冲我们眨眼?”

    山民道:“他就是杨外郎,隋朝宗室,炀帝末年,天下大乱,他隐于山中,得道后成为稚川的居民。他并非在冲我们眨眼,而是在用神眼透彻人世之事。”

    契虚说:“可以叫他睁开眼吗?”

    山民近前相请,杨外郎就真的猛地睁开眼,目光所至,一如日月映照,契虚惊得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