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3/4页)
无异,如果你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说,锁链会来到自己身上吗?假如事情不办妥了,我会带你来这里吗?一个道理,还是相信我吧!”说罢,灵习牵起董观的手,欲一起渡河。 刚要下水,水面突然分开一丈多宽,董观就感到手被人抓住,一回头,是个狮身人头的家伙,面无表情地说:“你要去哪儿?” 董观说:“南城。” 那家伙说:“我叫你在龙兴寺阅读经文,你怎么来这里了?快回去,此地不可久留。”说着拉起董观往回走。这时,董观回头发现灵习已不见。 董观终于脱离了险境。 此后,他苦读经文,寒暑无怠。后至武宗会昌年间,灭佛行动开始,天下佛寺多被拆毁,董观也失去了修行场所,于是他辗转去了长安,为王公贵族占卜过活,生意倒还不错,最后被推荐做了山东沂州临沂县县尉。 故事中的灵习显然想害董观。这一点令人战栗。或者说,他太过于想念自己的故友了。但对生者来说,这种想念是残酷的。《宣室志》中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只不过不是出于思念。 西河郡平遥县有乡中小吏张汶,在一天晚上听到有人敲门,开门后发现门外是自己的哥哥。 张汶很害怕,因为自己的哥哥早已故去。哥哥说死后常思念亲友,如今幽冥地府里的官员让他回来省亲。另外,还提到一点——冥官要召见张汶。 张汶说:“冥官召见我?那我不就死了吗?” 哥哥笑而不语,抓其袍,把张汶拉出家门。 张汶在哥哥的带领下,走了十多里地,前路已黑,只有车马奔驰与人哭喊之声,仔细一听,哭者正是自己的妻子与兄弟。 张汶自语道:“我听说人要是死了,可看到自己先前死去的亲友,我现在呼喊一声,看看是不是这样。” 张汶有个表弟叫武季伦,已死数年,于是张汶在幽暗中大喊:“武季伦何在?” 话音未落,黑暗中就伸过一个脑袋:“我在这儿呢,表哥。” 张汶一哆嗦。这时候,听到黑暗中有人高喊:“平遥县吏张汶何在?” 他慌忙答应。再看不远处,有二人一坐一立,坐者前有桌案,上放生死簿,问张汶一生中有几次大过。 张汶未答。那人叫立者查找张汶在幽冥的底档,立者说:“张汶没死,当遣回。” 坐者怒道:“既然没死,为什么招来?” 立者道:“张汶之兄在幽冥已久,为我们做事,因嫌劳累,曾上奏要以其弟代替自己的差事,但我们没答应,他于是私自把弟弟带入幽冥。” 坐者怒斥其兄擅自行动,不遵法令,叫手下将其打入监狱,而将张汶送归。 上面的故事中,主人公因不同原因被诱至幽冥,与他们相比,下面这位就更倒霉了。 河南浚仪县有士人姓王,其妻下葬,女婿裴郎参加,但后来竟然失踪了。裴家认为儿子为王家谋害,一纸诉状告到县衙。王氏呼冤,县令明察,发现其确无杀人动机,于是动员大家思索裴郎到底有可能去哪儿,他最后一次出现又是在什么场合。直到这个时候,王家才怀疑裴郎有可能被埋在了棺材里,因为他在送葬那天喝多了。 挖出棺材后,果见气息奄奄的裴郎。经过几日精心照料,他才渐渐恢复了神志。 原来,在其岳母下葬那天,裴郎贪杯喝醉了,后来就失去知觉。 酒醒后,感觉憋闷得慌,睁眼一看,发现自己和死人一起躺在棺材里。当时,他害怕极了,定睛再看,感觉有很多人从眼前走过,他们身形缥缈,身后松柏成荫。 这一切是幻象吗?他不禁自问。 那些人都是王家先死之人,老少都有。看到他后,一个人说:“为什么不杀了此生人?” 这时幸亏裴郎的岳母大人站出来道:“我女儿还小,要依仗着他生活,为什么要杀掉他?”在岳母的百般争求下,他才活得一命。 接着,他们摆下宴席,又吃又喝又跳舞。过了一会儿,听到一个声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